内在的财富才是永远的财富

  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不过是平日生活中常用的亊物罢了。如果你能仔细地研究的话,你一定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这些看似普通的事物,不但是我们的最佳选择,而且是唯一选择。

  经常有些人在鼓吹自己与众不同,已经超越了现实;但他们其实是现实社会中最普通不过的平庸之辈。另一方面,那些让他们引以为傲的所谓超现实的成果,不过是他们实践过程中得出的最差结果而已。它们的与众不同,其实是别人不屑为伍的结果。说得现实一点,他们不过是演出了一场不现实的荒唐闹剧罢了。

  例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得俗一点,即使是从精神上已经掌握了整个世界的人,依然会有物质需求,所以说自己从不追求利益是不现实的。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试图标新立异,然而实际上却是根本不通晓事理,连为人的基本准则都知之甚少。当然,彻底沦为金钱的奴隶也是不可取的,看似你在占有财富,其实却是财富控制了你。只有采取中庸之道的人才能在世界上逍遥自在地生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一个人只有真正参透人生的真谛,不再贪恋红尘中的臭皮囊——人与物质世界联系的纽带——才能真正地摆脱穷困感,做到无欲无求。此时他的心中犹如明镜台,本来无一物,故而不惹尘埃。

  亲善的行为、高洁的品质、觉醒的灵魂、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这些才是我们真正的永远的财富。回想一下你的人生,若没有这些,那你的一生便是可怜的一生,或许,比可怜更甚,应该说是可悲的。其实这些人的本质与我们是一样的,虽然人的性格或者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是十分困难的,但却绝非不可能。如果你发现体内某种情愫有过激的嫌疑,那么努力地克制一下吧,尽量让自己变得平和完美。众生平等,既种因,必有果,撒下种子,便要收获,不只人的生命如此,所有的生灵亦如是。

  一个沉溺于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很自然地便会担心起自己的生命,以便于他延长享受时间,以此类推,他的渴求是无穷无尽的,永远得不到满足。惯性使然,他会对自身的缺点视而不见,一味舍本逐末,追求身外之物。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将给他带来双重折磨。恐惧感在心中不断堆积,在人生的最后一刻或许他会觉得不应该费尽力气去追逐财富,可是他再也没有机会来管理他的财富了。

  把物质财富当作个人财富的想法是十分愚蠹的。物质世界的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要想把它们永远留在手上是痴人说梦,不切实际。还是省点力气好好生活吧。既然上苍让这些财富从我们的手中经过是供我们使用的,那就好好地享用吧。我们只是物质财富的管家,作为管家只要做到物尽其用就好了。因为如果不让它们发挥作用,那么它们就会白白从你手上溜过,不给你留下一点痕迹。虽然我们不能让所有的人都认同我们的观点,但至少得让自己清醒一点。

  —个认清生命本质的人是不可能热衷于囤积财富的,对他来说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有所建树而已。这样的人知道内在的财富才是永远的财富,外在的财富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值一提。他们认为内在力量才是实现思望的根本动力,只要这股力量存在,任何时刻只要你愿意你的愿望便能实现。有巨大的力量支持着你,物质方面的需要已不再成为负担,不必在此浪费时间和精力,闲暇时刻倒是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何为人生。换句话说,精神王国的大门一经打开,你就会进人一片崭新的天地间,生活方式自然随之而变。

  《圣经》说,让富人上天堂难于让骆驼穿过针鼻。一个人若是太过于看重物质财富,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财富的积累上,自然无暇进行内心的修炼,当然更不可能发现内心中蕴藏的五彩斑蠕的世界。精神与物质二者孰重孰轻?是追求万贯家财还是寻求内心的宁静?只有参透人生的人才能给出适当的答复。其实根本不必为物质担心,物质方面只要够用就好,多了反而无益。

  进人了精神殿堂的人不会再对物质世界的东西感到渴望,事实上他们对此避之唯恐不及。因此,当我们进人这种高级状态后,就会静下心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人生的真谛,为了财富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对人生没有好处,只有坏处。这才是人生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它适用于人生的各个时期。

  超出某个限值后的財富是你人生中无法使用的财富,而这些无法享用的财富非但不会对你有所帮助,反而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嫌疑。许多人明明可以拥有快乐而美妙的人生,却往往过得并不如意,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把太多的时间放在财富的积累上,白白浪费了生命。

  还有人以为终其一生的积累若能为后人留下笔財富也是一项不错的善举,斯人何其短视也!用这种借口来过一生实属可悲。因为我不认为将一双穿得破旧不堪的鞋子送给一个需要鞋子的人是善行。如果你一心行善,那么请你在冬季向一个尽管工作努力但因为要养家糊口而没有鞋子穿的人送上一双能够保暖的新鞋子,这才是真正的善行。在给予他鞋子的过程中,其实也等于给了我自己一双精神上的鞋子,对他是接收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两份礼物,于我则是赠予了他两次。

  对于真正的智者来说,他们看重的是获取鞋子的能力,而不是鞋子本身,所以他会教人获取财富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人同样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将来的社会风气定会扭转,人们不会再以留下多少财富来衡量你的人生价值。许多身居庙堂的人他们的人生也许比那些身居陋室的人还要贫乏得多。

每天,悦心理网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品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备案号:鄂ICP备14009956号-2

本站内容均转载自网络,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QQ:1989592798,本站立即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