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共依存——真正的家庭病根

  没有任何事物比自己的行为更加罕有而独特, 你不需牺牲自己来获取爱。
  ——亨利•梭罗
  在所有人当中,
  你是唯一永远不会离你而去的人。
  ——乔•柯德特(Jo Coudert)

  相互依存是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特质。这 个名词最早被使用奄酗酒问题上,专指酗酒者的配偶,后来扩大 应用到其他方面。它表示一个人失落自己内在的真实世界,而对 外界事物形成一种沉溺、上瘾、无法自拔的生存状态,仿佛是依 赖外界的某些事物以求生存,而对那些事物所引发的问题视而不 见地沉溺其中。
  家庭系统理论兴起之后,相互依存被视为家庭的病态,而且 十分普遍地存在于具有多种问题的家庭成员身上。不正常的家庭 里,有一个主要的压力来源,它可以是父亲的酒瘾或工作狂、母 亲的歇斯底里、父母给孩子肢体或语言上的暴力行为、真实或臆 想的疾病、父母早逝、离婚或在道德及宗教上过分的自以为是, 甚至于性虐待等。倘若有一个人为家人带来极大的威胁感,这个 人便成了家中的压力来源。每个成员都试图借着某种方式来应对 压力,家人往往被这股压力弄得团团转,且一直活在它的阴影下, 变成和它相互依存。
  有人描述生物在遇到危急状况时的反应是应战或逃跑,人类 在面临压力时也不例外,我们会心跳加速、肌肉紧缩、血脉扩张 地集中于即将使用的肢体,而其他部位则血量减少,例如,肠道 及膀胱的肌肉会收缩或放松,以便让身体储备更大的机动性,此 时个人处于高度警戒状态。
  这种对危险的准备状态,是一种生死挣扎时的特殊状态,但 是在病态家庭里则可能是生活中的常态。当家中的威胁是以遗弃 或虐待方式出现时,个人必须以否定问题、解离、压抑、退缩、 认同迫害者等方法来应战和求生。

  求生存的行为

 
        有时压力已经终止(如父亲已经发完脾气),家人却仍保持在 备战状态,且习以为常。这些或轻或重的压力往往可能在家庭中 持续多年,于是孩子就发展出某一套行为模式作为生存法则,直 到长大后,这些行为模式仍然持续存在。
 
不论家中的压力是长期而轻度的恐惧,还是突发的强烈创伤, 处于其中必然会发展出一些生存之道。这些生存之道在儿时一度 具有保护作用,但是长大后,这些行为模式不但不必要,而且 有害。  人求生存的防卫反应和肺炎所引发的身体反应十分类似,我 们的身体在抵抗细菌时所造成的伤害,远大于细菌本身的伤害性。 肺炎细菌侵人后,肺脏中的细胞及体液强力抵抗,而这种抵抗会 造成致命的肺充血。同样地,脆弱的孩子在危机重重的环境中所 建立的防卫系统,可能较环境本身的危险更为巨大,这些防卫构 成了精神官能症的来源。
  人很难放弃求生存的防卫行为,它们像老朋友般保护我们。 事实上,我们也是依赖它们而生存的,然而我们却因此发展出一 种结果,就是牺牲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扮演许多不属于 自己的角色以控制他人及环境,如扮演照顾者、明星、英雄、失 落的孩子、完美者、惹祸者、叛逆者、代罪羔羊、替代配偶、父 母的父母、小大人等。在各种状况里,我们都养成一种对外在事物的依赖,而忽略了自己,为了照顾父母、满足家庭系统的需求, 我们放弃真正的自己;为了生存,牺牲自己的真我。我们学习防 卫以掩盖被羞辱、被孤立以及跟自己分裂的痛苦,这些求生行为 使我们变得无力而在精神上宣布破产。
  基本上,相互依存是从家庭中学习而来的,尤其是病态家庭 系统所惯有的心理遗弃,与带给孩子内化的羞愧——自贬。
  我很喜欢西班牙存在主义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Jos’e Ortegay Gasset)所说的“他人导向”的概念。他描述人的本质, 说明人的生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依据自己的内在世界而 生活,而动物生活在对外界的防卫当中,即动物的生命为外界所 主宰。它们必须不断地防卫外来的威胁及可能面临的危机,还必 须四处寻找食物,如果不保持戒心,死亡就可能随时来临,它们 的生活是“受外界支配”的。“受外界支配”是相互依存的主要特 质,而“他人导向”则是相互依存的最佳写照。
  每种社会文化都有一种特定的生命,那生命不同于其他个体 各自独特的生命。社会文化常是一个封闭系统,如同我们所述封 闭的家庭系统,指派特定角色及固定的行为给其中的成员。在现 今社会,我们甚至于鼓励相互依存的行为,以为那是正常的。例 如,我们坐视家庭性虐待的存在,以及对满街的色情行为见怪不 怪,这些都反映了社会上一种麻木不仁的现象,也反映出相互依 存的面貌。
  许多人在情绪上已近乎死亡,有人唯有观看色情影片或恐怖 小说时,情绪才会有所震动,情绪死亡的人仿佛巳是行尸走肉。
  在我们重新界定虐待儿童时,会发现这个现象其实已经存在
  许多世纪,有无数孩子曾受到性虐待。对儿童而言,即使是轻微 的性虐待,也会造成严重伤害。伤害的主因是与性有关的羞辱感, 而这种羞辱常存在我们眼前。性在我们的社会里,若不是偷偷摸 摸,就是放肆无度,它不再是人类神圣奇妙的核心部分。大众传 播争相以商业化的方式呈现性,节目中充斥大量的黄色笑话。尊 贵的人类被贬低为性器官的代表——女人被视为性感尤物,男人 则以性器官的尺寸衡量其价值。
  性泛滥是社会的病态,然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是家庭中对 性的压抑、否定和缺乏正常的性教育。家庭中对性的压抑及引发 的羞辱感,造成了日后疯狂的性放纵行为。
 
        许多相互依存问题的特质都被文化所包容而视为正常。社会学家已清楚地指出人类达成共识的过程,而我们明白所谓的正常 不过是约定俗成或心照不宣而巳。然而,众人的共识是否就一定 正确呢?似乎尚有待商榷。

  社会共识中的相互依存观点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许多几乎达成共识的观点,其实具有许 多相互依存的特质。
  一、婚姻观方面
  许多人认为结婚是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婚姻是两个“半人” 加在一起,以为两个半人在一起就可以完美地结合,其实这是一 种不正确的观念。我们都知道二分之一乘以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
  一,并且两个不完整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亲密关系。良好关系的 先决条件是:两个“完整”的人“决定”要一起共处,然而他们 都知道,没有了另一方自己仍能好好地活下去。与这种观点相反 的是:追求一种纠缠不清或过分亲密的关系,彼此都相信若没有 对方自己就活不下去。我们年少时被灌输的观念,使我们以为这 种难舍难分的关系才叫真爱。女人更是被教导要把命运托付给一 个好男人,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他。这种真爱其实是一种沉溺 的关系,双方都相信自己不能没有对方,只要其中的一方成长或 者改变,这样的关系便会陷人危机当中。
  流行歌曲也大力鼓吹这种观念。它们美化受苦,并强调自己 的快乐完全取决于他人。例如,“你是我的一切”、“没有你,生命 就没有了光亮”,而我们是听着这些歌曲长大的,尤其在人格形成 时的青春时代。
  音乐对于非语言的潜意识部分影响极大,因此当青少年开始 学习爱及人际关系时,往往不断地被音乐灌输“爱情就是一切” 和“没有爱就活不下去”的错误观念。
  婚姻关系是家庭的基础,带着过分黏结的爱情观走进婚姻的 人,难免对婚姻有过高的期望,以为对方就是自己的延续,而忽 略了彼此间的界限。倘若在婚姻中觉得自己并不完整,需要对方 跟自己加在一起才完整的话,那么两个半人心态形成的婚姻,是 充满危险和不安稳的。如果父母彼此不能独立,却互相期望完整 的心情,往往会造成亲密关系中的真空,而剥夺了孩子的童年。 因为父母需要有一些孩子成为小大人,填补他们自身在亲密关系 中的真空状态。
  二、爱的意义方面
  有时候我们口中所说的“爱”,在意义上其实是一种上瘾的代 名词——把自己的身体、情绪及认知都放在一边,只管照顾他人。 这种观点也告诉人们,长期受苦及殉难是使自己升华的主要方式, 这仿佛在说:表面上善良正直的行为,要比内在真正的善良重要; 表现得有爱心,比真正有爱心更具价值。
  助人以及为他人放弃自我,是获得道德优越感的方式之一。 事实上,助人者是在帮助自己,因为照顾他人可使自己感到强壮, 而抵制心中的空虚和无力感。善良正直的感觉是一种安乐感,也 是改变情绪的有力工具。从事助人专业工作者,都需要注意自己 在这方面的内在反应。
  我曾经在神学院读书多年准备当神父。我穿着黑袍子及戴着 修道人的罗马领带,宣扬善良及正直。我也曾是心理辅导员及灵 修指导者,当然,我也尽力做到自己所讲的。后来,我惊讶地发 现:在帮助及关心他人时,其实我是在暗中捧高自己,使充满羞 愧的内在因此感到舒服,可是我仍得面对只是一种虚假的爱。
  恋爱可能是所有关系中最具沉溺性的。“坠人”爱河并非因为 爱,而只是一种生理上的亲密感,此时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界限崩 溃,并有强烈的情绪变化。爱的关系能够占满人的心灵,像止痛 剂般解除焦虑和痛苦。这种经验倘若占满整个意识,也就成为一 种沉溺性的上瘾反应。
  其实,爱是一种承诺,需要克服懒惰和恐惧,愿意冒险暴露 自己,并冒着被拒绝的危险去付出。因此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 意志和抉择的行为。真正的爱始于“自爱”,以及对自己的珍视, 我们必须先学会重视自己才能重视他人,否则爱可能就是相互依 存的陷阱。
  三、否定情绪的理性主义
  大部分的家庭、学校和教堂都教导人要控制自己。学校教我 们不准多话、在队伍中要站得笔直、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学习一 大堆两辈子也用不上的东西(包括历史年代、几何公式)。有些成 人认为孩子们过分兴奋、嬉笑及精力充沛都不太好,只有当他们 服从、整齐、安静,甚至于心情低落时,才会被奖励及称赞。当 孩子们安静以及迅速地服从时,大人才会说:“嗯!这是个好孩 子。”
  学校及教会都是高度理性主义,视推理和逻辑为好的,情绪 则是脆弱及可疑的。我们没有被训练去善用自己的右脑,右脑的 活动包括直觉、音乐性的创造以及整体思考等。我们的逻辑观念 仍属亚里士多德式的是非二分法,相信一件事不是绝对的好,就 是绝对的坏。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所谓综合性的事物——没有 灰色,只有黑或白。
  理性主义已经被明确地批判了 150年。康德、黑格尔、整个 存在主义运动、爱因斯坦、怀海德等,都反对理性主义的偏狭逻 辑及直线式的左脑思考,也反对它忽视人的感觉、直觉和创造性。
  存在主义的出现是基于右脑思考,以及重视人类经验的现象 学观点,作为对于理性主义的矫正。爱因斯坦、海森堡等人,都 已超越了牛顿简单而机械化的宇宙观。近代圣经学者创新及出色 的研究早已指出,对圣经肤浅的字面解释,是一种偷懒和过分简 化的做法。黑色的纳粹主义就是因为那种偏激才会给人们造成巨
  大的灾难,为世界带来暴戾和充满耻辱的死亡信息。
  四、伪装及不诚实
  毒性教条鼓励空泛的服从,认为人们应该伪装感恩、有爱心, 而不该诚实地表现出不高兴及不喜欢。事实上,真实的不美丽要 比虚假的美丽更好。从小我们就接受家庭及父母的谎言,对问题 视而不见,假装它没有发生。我们宁可隐藏真正的思想及感受, 而不直接表达心中想要的,只若无其事地扮演某些该扮演的角色。
  我们从小就知道要温和有礼,因为表现假装的温和胜过于表 达真正的自己。假装的温和能使我们讨人喜爱,而真正的自己说 不定会为我们惹祸。最重要的是:我们被教导去假装拥有某些感 觉。于是我们在伤心时微笑,在处理苦恼的事情时也带着僵化的 苦笑,为并不滑稽的笑话大笑,以及对人们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如“改天我们找个时间聚聚”之类。
  我们眼前所见并非一幅十分美好的景象。我们的社会严重的 病了,除非我们诚实地面对自己及社会的问题;否则,相互依存 的现象仍是当今的一大病态,而所有的沉溺行为都会在这种态度 下发展出来。相互依存是一种遗弃的象征,表示我们失去了诚实 的自我。
  戒酒之后,我仍然必须诚实地面对酗酒背后所隐藏的问题, 因为我还是一个具有强迫性人格的人。虽然我戒了酒,却没戒掉 相互依存的毛病,结果很快地又对其他事物上瘾,包括抽烟、每 天喝12杯咖啡、疯狂工作及赚钱、猛吃甜食及忙着节食,不断替 换上瘾品是我的病中之病。
  梅宁哲(Menninger)曾形容酗酒为“一个身上着了火的人冲 到海里灭火,结果惨遭灭顶”,原本想要借酒浇愁,没想到反而被 酒所害;原本想以酒精解除寂寞,减少羞愧感,到头来,它本身 成了刽子手。在这种情形下,酒精岂非病态之王?
  我们必须停止对酒精、药物、食物和性的过度依赖,并且发 掘潜藏在背后的问题——相互依存 切上瘾行为的真正原因。
  相互依存的上瘾对象不只是酒精和食物,也可能是一些活动。 当我们借由关心别人博取爱和重视、对事业投人成狂、疲惫不堪 却不肯休息,其间都可能有相互依存的影子存在,这些都可能是 一种病态的生活方式。一旦某人必须借外在事物或他人肯定自己 的价值时,他便为自己找到了一位新的上帝,并心甘情愿地付出 自己的灵魂成为它的奴隶。
  相互依存是一种冲突,冲突的焦点是:到底要让谁做自己的 主宰?因为一个人若没有内在生命,就会出现相互依存的现象, 那是一种灵魂上的问题,代表了灵魂的破产。
  下面所列的是相互依存的特点,你不妨辨认自己是否符合某 些项目。
  1. 被亲人遗弃,留下心结——你曾遭父母的心理遗弃,得不 到关注,在身体或心理上受到侵犯,或者卷人家庭系统的问题而 牺牲自己。你易陷人不健康的人际关系而难以自拔。
  2. 妄想及否认——你看完前面的内容之后,如果仍然认定自 己的童年完美无缺,或许你就真的有点拒绝面对真实。
  3. 未分化的自我——你把家人的感觉、欲望、秘密藏在心中, 仿佛是自己的,与家人在心理上没有分开而成为各自独立的个体。
  4. 寂寞孤单——大部分的生活里,你都很寂寞,也觉得自己异于他人。
  5. 思想混乱过分注重细节或过分大而化之。强迫地想着 某些事情无法停下来,想得多而行动得少。
  6. 控制欲——想控制自己及他人,不愿失控。有时,热心助 人也是一种控制他人的方式。
  7. 过度警戒及高度焦虑——你活在紧张中,常常容易惊惶 失措。
  8. 内化的羞愧——你自觉有许多缺陷,缺乏自信,常借着某 一角色(如义工、主管)及某种人格特质(如完美主义、权力、 努力)隐藏自卑。
        9.缺乏人际界限——你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界限何在,也常 不知道自己的立场,且不知道如何在身体、情绪及思想上保护自 己不受侵犯。
  10. 意志力损伤——有时你意志坚强、自以为是,喜欢控制别 人;有时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11. 反应过度及重复错误——你在某些情境中会反应过度、有 些夸大而不切实际的感受;有时会不断重复某些错误的行为。
  12. 结局不变——无论起点如何,结局总是相同的。(例如, 每次与人交往,到头来总是得罪人或总是自己受伤。)
  13. 麻木的心——找不到自己的感受,更不知道如何表达。
  14. 客串侵犯者——你不见得常常侵犯别人,但或许会偶尔来 这么一次。
  15. 退化倾向——你看似成人,感觉上却像小孩;你担负成人 的任务,但情绪尚不成熟,偏向依赖;你像个救生员,却不谙水性。
  16. 意识分裂——对童年经历你记得很少。你记不住别人的名 字和长相,不太能意识到自己及别人是“人”;你和自己的身体隔 离,感觉阻塞。
  17. 渴望父母赞许——你长大了,却仍念念不忘父母的赞许和 认可,你也将这种盼望转移到其他关系上。你期望有人爱你,常 被那些其实无法在情绪上满足你的人(如同你的父母不容易欣赏 你)所吸引。你会不惜一切地关怀他、照顾他,义无反顾地付出, 却很少得到他的照顾和关怀。
  18. 内心有许多秘密——你心中藏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你 很少让人知道你的家庭真相,也拥有许多生活和性方面的秘密。
  19. 沟通不良——你在各种关系中都有沟通的困难。别人不容 易了解你,你在与人沟通时也觉得混乱,尤其是在与父母沟通时, 无论多努力还是会陷入冲突和困惑当中。
  20. 低参与度——你是个渴望参与的旁观者。开始一段对话或 参加一个活动时,你很畏缩,宁可一个人冷冷清清也不愿与人交 流。你缺乏自发性,很少让自己快乐。
  21. 你的依赖需求曾被剥夺——你无法感到满足和快乐,仿佛 心灵中有一个漏洞。活跃充实地生活一阵子后,你又会陷人空虚 不安中。
  22. 强迫性/上瘾行为——你目前或曾经对什么人或事物上瘾吗?
  23. 催眠未醒——你仍像受了诅咒般,逃不出家庭的负面影 响。扮演由家中带来的角色,你目前的婚姻仿佛重演父母的故事。
  24. 难以建立亲密关系——你在亲密关系上一直有困扰。你结
  婚不止一次,选择的对象都像你的父母一般不能爱你。你对仁慈、 稳定、可靠及真心爱你的人不屑一顾,认为他们太乏味,却被不 正常的人吸引。你分不清“亲密”和“没有界限”。
  25. 过度投人他人的问题——你极度热心、助人成瘾。把同情 当作爱,痛苦的人与混乱的情境非常吸引你。
  26. 自我中心的需求被剥夺——内心空虚,似孩子般无助,补 偿式地使用许多上瘾品使自己好过一点,以及觉得自己重要。
  27. 当受害人——你幼时曾受到某种虐待,长大后你将那种受 害的感受延伸到许多方面,常觉得被压制、委屈而无法翻身。你 也可能摇身一变,成为迫害者,做出一些与当年虐待你的人类似 的事。
  28. 没有学到正常生活的能力——你对正常生活缺乏认识;你 解决问题的习惯并不好,但一直沿用;你照顾自己的方法会使伤 势恶化;你对问题的容忍度过大。
        29.假我、混乱的自我概念——你的自我价值感决定于情爱生 活是否成功。你若失去配偶便十分空虚,'倘若配偶不快乐,你就 十分不安,以照顾他(她)为自己的责任,在照顾中你觉得自己 存在。你与配偶间没有心理界限,他(她)难过,你也难过;他 (她)得了胃病,你也要吃药。你戴着面具,察觉不到真实感受, 活得很不真实。
  30. 躲避忧郁——借着忙碌及维持理性,躲开不愉快的心情。
  31. 批判及完美主义——你对自己及他人都有些不切实际的高 度期望,且会用刻板的尺度加以批评。
  32. 缺乏信任——不容易信任人,也不容易相信自己的判断、感受和知觉。
  33. 缺乏现实感——你负担太多别人的责任,清楚别人的需要 和感觉,却弄不清楚自己的。你怕失败和受伤,退缩,不与人深 交,任何关系的改变你都害怕。
  34. 你是梦想家——你沉醉在幻想的美好关系中忘了现实;你 按照理想的自我影像生活,而非根据真实的状况;你对自己的了 解不够真切,也常夸大问题。
  35. 压抑情绪——你经常控制情绪,而长久克制的情绪处于一 触即发的情况里。
  36. 心灵破产——你依靠外在事物肯定自己,对内在生命一无 所知,因为内化的羞愧使你竭尽所能地躲避内在的自己。

        有些家庭,家人均是相互依存的,这种家庭的相似处是:

  1. 家中的病态问题使人人受到威胁。每位成员对此威胁的反 应,使家庭陷人一种封闭系统及冰冻僵硬的状态。
  2. 每位成员扮演一种或两种固定角色,共同将此冰冻僵硬的 状态维持下去。
  3. 家中存有高度焦虑和困惑。
  4. 人人都因羞愧而自贬,羞辱和自贬是这一群人的组织原则。
  5. 系统越想改变就越难脱离现况。
  6-持守毒性教条。
  7.都活在假我里,戴着面具,为维护系统需要放弃自己的 特性。
  幸好许多相互依存的人都开始觉醒,“戒酒无名会”(Alcoholic Anonymous), “酒仙之后”等自助团体在美国、加拿大已超过百万人参与。
  体验那种无力、无助和无法掌管的感觉,是走出相互依存关 系的关键。我用数页篇幅写下相互依存的第一阶段复健所需的工 作。我取材自美乐蒂的格式。
  我详细列出了相互依存者的特质,所有特质都以内化的羞愧 为基础,然后产生对失调状况的严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会让人 做出把生活弄得更糟的行为。以下数页就是一些例子。
 
我想鼓励你列出自己的例子。如果你发现自己喜欢讨好别人, 写下你曾经如此做的具体实例,也写下这种做法使你损失了什么。 写得越仔细越好,以便写出你的情绪感觉,准许自己接触其中的 感受,这样才会推动你去改变。当你真的咀嚼了相互依存的苦痛, 你就会有力量改变和走出来。

第一阶段复健计划中的列表1
第一阶段复健计划中的列表2
第一阶段复健计划中的列表3
第一阶段复健计划中的列表4
第一阶段复健计划中的列表5
第一阶段复健计划中的列表6

每天,悦心理网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品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备案号:鄂ICP备14009956号-2

本站内容均转载自网络,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QQ:1989592798,本站立即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