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偷窃,只为了寻找快感

  2002年10月,某大学发生了一件奇怪的盗窃案。仅两个月时间,一新生女寝室频 繁被盗,被盗次数达20余次。奇怪的是,被盗钱物每次价值均在百元以下,被盗物品 仅仅是日常生活所需的牛奶、水果、零钱等,而放在寝室的大额现金、银行卡及手提 电脑等贵重物品却没有被盗。
 
  经过一番调查,疑点开始集中到一位叫芸的女生身上。当名单报上去时,学校却 惊呆了。芸在学校各科成绩都非常好,学习也特别刻苦,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尖子生走 上这条路呢?是贫穷,还是其他?
 
  起初,芸誓不承认。后来辅导员反复地做思想工作,她才开始认错。当问到偷盗 的目的时,她的回答令在场的每一个人吃惊。她说,她从不缺吃少穿,她偷东西仅仅 是为了报复周围的人,从中找到快感。
 
  为什么学习上一向表现优秀的芸会做出这种大家所不齿的行为呢?主要是因为芸 总是对身边的人无法产生信任感,甚至充满敌意。在偷窃中她觉得自己实现了对他人 的报复,于是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芸形成这种孤僻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始终对人充满敌意 呢?在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芸这种对他人的敌意,是从小时候耳闻目睹了别人 对母亲的不公后开始的。
 
  芸的母亲能干善良,对邻居特别友善。但是她却一直生活在别人对母亲的嘲笑与 轻视里。大一点她才知道,别人看不起母亲,仅仅是因为母亲生得特别矮小,五官看上去有一些不协调。
 
  从初中开始,芸一直发奋读书,期望考上好的学校后以自己的能力向别人证明自 己,也为母亲讨回面子。但是尽管成绩再好,因家庭环境的影响,同学仍然看不起她。 在学校,她常常一个人独来独往,给同学的印象是性情孤僻、不好相处的那种。所以,, 在学校里几乎没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有时,她甚至觉得周围的同学都在私底下取笑自己、取笑母亲。
 
  在这种环境下,她常常感到自卑和绝望,似乎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摆脱不了别人 轻蔑的眼光。在压抑与愤怒之中,她便想到了报复。不管是邻居,还是同学,谁看不起她, 她就偷谁的心爱之物。她发现,每偷盗成功一次,她就能从中获得一种极大的快感。
 
  有专家指出,发生在这名女生身上的这种偷窃属于心理不卫生行为。很多时候, 事发后,有这样畸形偷窃心理的人,无一例外地受到学校的严厉处分。若他们的心理 得不到及时疏导,很容易发展成为严重的抑郁症。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他们更多心理上的关爱,找到他们心理问题的根源,Xf症下药, 及时给予心理的疏导和指引,让他们回到正确的人格轨道上来。作为父母,在事发之 后,应避免打骂或羞辱孩子,而应站在孩子一边,给孩子更多理解和帮助。而作为学校, 应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让孩子在遭遇精神苦闷时能找到倾诉对象,大胆讲述自 己的精神障碍,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及早形成。
 
  总之,很多孩子犯错并不仅仅是他们自身的错,而是我们教育的一种失误,在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教育的同时,孩子的健康人格教育应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关注。

每天,悦心理网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品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备案号:鄂ICP备14009956号-2

本站内容均转载自网络,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QQ:1989592798,本站立即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