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咨询案例与形成原因

  在心理咨询室里,约翰在医生面前坐好之后,非常苦恼地对咨询师说道:“我叫约翰, 今年23岁,近来我发现自己的头脑中总是产生一种古怪的想法。每次走到楼上就想从 上面跳下去。
 
  “刚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可后来呢?这种想法一直恶化,竟然发展到开车出去, 走在桥上以及其他高出地面的建筑物上都有跳下去的冲动。我有时候站在地面上往上 看的时候,一想到如果自己真的从上面跳下来了,生命真的就这样结束了,那时候我 真的好怕。
 
  “我还很年轻,当然不甘心就此结束生命。正因如此,我才不得不时时强迫自己 放弃这种念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欲望却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控制了。
 
  “有一次,我乘公共汽车经过一条繁华大街时,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就从车窗跳 下去了,那一刹那自己在想什么,什么感觉等事后竟然全都不记得了。
 
  “那件事情没过几天,有个周末,我去郊游,我觉得这样也许会好一些。不过, 我特意挑选了那些人比较多的地方,以防发生什么不测。
 
  “然而,就在那天中午,我经过一个小湖的时候,脑海中却又闪过跳下去的念头, 在我还没有来得及控制心神的时候,人已经不听大脑指挥,稀里糊涂地跳了下去。湖 中的水并不深,但我依旧慌乱地在水里扑腾,内心充满了对死亡的恐在我的呼救中, 很多人都跑了过来,并报了警。他们把我拖上了岸。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我假装自 己喝醉了酒,没想到居然骗了过去。最后,他们给我的工厂打电话,让工厂派车来把 我接了回去。
 
  “第二天,全工厂都知道出了个疯子,老板则认为我可能是失恋了,想不开才跳 湖自杀。其实,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我的脑子里有根弦搭错了地方,所以才做出这 样丢人的事来。
 
  “去年年底,我乘汽车回家休假,在倒车时,我看到有一座桥,就下车跑了过去, 想跳下去,却发现下面的水流很急,心里害怕跳下去会淹死,正在这个时候,售票员 喊要开车了,我就急忙跑了回来,避免了又一场闹剧的发生。但我坐在疾驶的车里, 脑子里却一直有着跳下去的念头,不过,那天我坐的是空调车,车窗全都是密封的, 要不然我也许真会控制不住自己而跳下去的。
 
  “我的这些反常,使得女友跟我分手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前不久我被公司解雇了。
 
  “我小时候也从高处摔下来过,一天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捉迷藏,不知怎么的我就 从阳台上摔下去了。幸好住二楼,一楼的晾衣绳又拦了我一下,所以摔得并不很重, 只是右胳膊骨折,头也摔出了血。母亲见我这副样子,吓得抱住我大哭,父亲也是一 副心疼的样子。他们带我去医院,又给我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母亲天天陪着我,尽 管没什么疼爱的话,但在我的恳求下,母亲还是给我讲了故事。那段时光多好呀,我 感到了被母亲宠爱的幸福。
 
  “伤好之后,母亲又开始劳作了,又很难看到她那慈爱的眼神,很难再享受她无 微不至的照顾了。后来渐渐长大了,更不敢奢望能像小时候那样让父母宠爱自己了, 心里总是空荡荡的,好像失去了什么。摔伤的事深深留在了记忆中,有时苦闷极了, 就想要是能再摔伤一次,再让父母疼爱一回该有多好啊! ”
 
  约翰患的是强迫性神经症,简称“强迫症”。强迫症是指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状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两者的 尖锐冲突使患者产生极度的焦虑,患者知道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控制、无法摆脱。 这种心理疾病在临床上有很多种类,根据其表现,大体可将强迫症划分为强迫观念及 强迫行为两类。
 
  强迫观念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力图摆脱,但又为 摆脱不了而紧张烦恼、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如:怀疑是否关好煤气,准备投寄的信 是否已写好地址等等;强迫性地回忆已讲过的话的用词、语气是否恰当等;出现强迫 意向,如过马路时,想到冲向正在驶过的汽车,等等。
 
  强迫动作又称强迫行为。常见的有强迫洗手、洗衣;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寄信时反复检查信中的内容,看是否写错了字等等;见到电杆、台阶、汽车、牌照等 物品时,不可克制地计数,如不计数,患者就会感到焦虑不安。
 
  强迫症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通常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遗传因素:从家世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 ~ 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较 普通人群高。
 
  心理社会因素:学习和工作紧张,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尽如人意等可使患者 长期紧张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也可 使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诱发强迫症的产生。
 
  条件反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不但人类正常的行为方式是刺激一反射的结果, 病态的行为反应也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强迫症的产生可能就是如此。
 
  正常的人是否也会出现强迫现象呢?正常的大多数人也曾出现过强迫观念,例如不自主地反复思考某一问题,或念叨某几句话,或唱一两句歌,反复如此,但不影响 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所以不能看做强迫症,可以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加以纠正。

每天,悦心理网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品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备案号:鄂ICP备14009956号-2

本站内容均转载自网络,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QQ:1989592798,本站立即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