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_刻板效应

  人们一旦对某件事物形成某种印象,就很难改变。某网站曾刊登过这样一个笑话: 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发怒的重庆女孩,后面是万丈深渊,那么,奉劝你还是往后跳吧! g个笑话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重庆女孩的泼辣可以说是“盛名远播”。因此,一提 ^重庆女孩,人们首先浮现脑海的就是“泼辣” 二字,并且丝毫不顾其中是否有被冤 枉的“例外”。这就是所谓“刻板印象”,又称“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概括而笼统的固定印象,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 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 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人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 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
 
  刻板效应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
 
  刻舟求剑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认知偏见的影响作用。《吕氏春秋?察今》里说, 楚国有一个人坐船过江,船行至江中时他的剑掉进了江里,他立即在剑落水处相应的 船身上刻了一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岸了,他就从做上 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结果自然没有找到。
 
  上述这则故事听起来很荒诞可笑,但在现实中,我们稍不留意便会做出与这个楚 国人一模一样的“刻舟求剑”的行为。例如,在认知上海某一个人时便会按照上海人 精明、聪明的类型及特征去判断他;在认知某一教师时便会按照教师知识渊博、为人 师表等类型特征去判断他;等等。这种现象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而且是一种普遍的、 历史的、跨越文化的社会心理现象。对此,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分别于1932年、1951年 和1967年对普林斯顿大学学生进行了 3次有关民族性的刻板印象调查。他们让学生选择5个他们认为某个民族最典型的性格特征。3次研究的结果大致相同,例如:
 
  美国人勤奋、聪明、实利主义、有雄心、进取;
 
  英国人爱好运动、聪明、因袭常规、传统、保守;
 
  犹太人精明、吝啬、勤奋、贪婪、聪明;
 
  黑人迷信、懒惰、逍遥自在、无知、爱好音乐;
 
  意大利人爱艺术、冲动、感情丰富、急性子、爱好音乐;
 
  德国人有科学头脑、勤奋、不易激动、聪明、有条理;
 
  日本人聪明、勤奋、进取、精明、狡猾;
 
  中国人迷信、狡猾、保守、爱传统、忠于家族关系。
 
  雷兹兰(1950)、西森斯(1978)、休德费尔(1971 )等的研究也充分证实了这种刻板效应对人知觉的严重扭曲。
 
  生活中,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把人按年龄、性别、外貌、衣着、言谈、职业等外部 特征归为各种类型,并认为每一类型的人都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在交往观察中,凡对 象属同一类,人们便用这一类人的共同特点去理解他们。比如,人们一般认为工人豪爽, 军人雷厉风行,商人大多较为精明,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 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分的形象等。诸如此类看法都是类化的看法,都是人脑中形 成的刻板、固定的印象。
 
  刻板效应的产生,一是来自直接交往印象,二是通过别人介绍或传播媒介的宣传。 但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刻板效应的作用、特点是不相同的。文化水平高、思维方式好、 有正确世界观的人,其刻板效应多是不“刻板”的,是可以改变的。
 
  刻板效应的积极作用是,它把现实中的人加以归类,从而有助于人们加工社会信息。 它简化了人们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把人划分为群体,使得人们在获得少量信息时就 能对他人作出迅速的判断,从而预测他人的行为。
 
  但是,刻板效应也有其消极作用。虽然它在某些条件下有助于我们对他人进行概 括的了解,但如果这种归类不符合该群体的实际特点,或者只是对某群体的非本质特 征作出的概括,那它就容易使人形成偏见。而且一种概括而笼统的印象,毕竟不能代 替活生生的个体,有时难免“以偏概全” 一难道坏人就一定要生得面貌狰狞?好人就 一定显得慈眉善目?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对人的认i只就很容易产生偏差。
 
  因此,我们要纠正刻板效应的消极作用,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大视野,开拓思路, 更新观念,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每天,悦心理网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品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备案号:鄂ICP备14009956号-2

本站内容均转载自网络,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QQ:1989592798,本站立即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