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饿死的驴子

  常言道,“箩里选瓜,越拣越差”。美国心理中心网近日报 道,美国《决策与判断心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 信息越多,选择结果越差。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表示,人们通常认为,掌握的相关信息越多,做出的决策就越好。而新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 论。研究人员要求参试者对电脑程序提供的250道题进行回答, 并计算其累积得分。一部分人提前知道题目的数量和选项,一部分人不知道任何信息。结果发现,那些知道信息越多的人,得分越低。这说明,选择时,信息太多反而可能影响人们的决定。
 
  有人说,做人之所以难,就是难在了选择上。这个道理可以用布里丹效应来解释。
 
  布利丹效应是从一个外国成语引申而来的。14世纪,法国 经院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议论自由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 事:“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 它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 死了。”由这个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布利丹驴”,被人们用来 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后来,人们常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 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效应”。
 
  一头驴子外出觅食,发现两堆相距不远的草料。东边是一大 堆干草,西边是一小堆鲜嫩的绿草。驴子很高兴,跑到大堆的干 草料处刚要吃,突然想,兩边那堆草料那么新鮮,肯定好吃, 此时不去可能会被别的驴子吃掉,于是它就跑到嫩草堆前。刚 要吃,它又想,这堆草虽然很嫩,可别的驴子把那一大堆干草 料吃光的话自己就要俄肚子了,还是回去吃千草吧!就这样, 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相色,一会儿分 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这只可怜的驴子,最后俄死在 草堆旁。
 
  同样的,在中国古代的名著《聊斋志异》中也有这样一则 故事:两个牧童进深山,入狼窝,发现两只小狼崽。他俩各抱一 只分别爬上大树,两树相距数十步,片刻老狼来寻子。一个牧* 在树上掐小狼的耳朵,弄得小狼嗷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 敗坏地在树下乱抓乱咬。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拧小狼的腿, 这只小狼也连声嗷叫,老狼又闻声赶去,就不停地奔波于两树之 间,终于累得气绝身亡。
 
  这只狼之所以累死,原因就在于它企图救回自己的两只狼 崽,一只都不想放弃。实际上,只要它守住其中一棵树,用不了 多久就能至少救回一只。这个故事也犯了布里丹毛驴效应的错误。更为可悲的是, 它不仅在实质上,而且在形式上也完整地再现了这一效应的形 成过程。“布利丹效应”有三大特点。第一,追求最优。这样 往往会一再丧失机遇;第二,最乱。情绪乱、思维乱,选择的 标准乱;第三,最慢。问题的发现慢,解决的慢,执行的慢。 布利丹效应决策难在选择,选择难在标准,而不是难在方案 多,多个标准难在排序,谁是第一标准、第二标准。就拿找老 婆的标准来说吧,第一个标准是智力好,智力遗传很重要,母 亲的遗传太重要了。第二个标准是性格,性格好有利于家庭和 睦、团结、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兼顾相貌。不漂亮可以,但 是不能特别不漂亮。
 
  我们在生活中也往往会犯同样的错误。常常一会觉得这个人 做公务员好,工作稳定福利好,所以想要跟风,也去考公务员, 又会突然觉得进外企好,工资高,工作环境好,就在这样来回不 定的选择中浪费了自己很多时光,结果到最后一事无成。
 
  关于选择,我们要知道下面几个简单的道理: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经常会面临两难的选择,选择A, 担心失去B;选择B,却又担心失去A。正是这种举棋不定的心 理,让我们失去了最佳的决策时机。
 
  不要一山看着一山高。我们爬上了一个山头,本来这山头是 最高的,可我们看到的是其他的山比它还高,但我们到了另一个 山头,却发现还是原来的山最高。
 
  选择只要适合,不追求最好。
 
  制定的目标要有可行性,并不断修正原目标。
 
  选择其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无法抉择的人常常只是因 为害怕承担自己抉择的后果。敢于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是人格成 熟的标志之一,而只有成熟的人,才更容易把握时机、当机立断。
 
  变幻是人生的常态,但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工作或者情感,就 可能是我们心灵不安的表现了。事实上,对现有工作或者恋人的 不满,常常是我们对自己不满的一种变相反映,心理学上把它叫 投射。因为不满自己,所以我们逃避自己,时间越久,我们越可 能找寻不到自己的位置,因为没有哪种环境能让我们逃离自己的 心灵。

每天,悦心理网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品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备案号:鄂ICP备14009956号-2

本站内容均转载自网络,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QQ:1989592798,本站立即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