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绳

  斯坦利首次见识非洲深处的苦难是在30岁,当时《纽约先驱报》(New York Herald)派他去寻找利文斯通——他就在那个神秘大洲的某个地方。前一半旅程,他在泥沼里艰难跋涉,不时与疟疾作斗争。一患疟疾,他就“头发昏,眼发花,上吐下泻”,有次甚至昏迷了一星期。之后,探险队在当地遭遇内战,差点全军覆没。行程过了6个月,就死了很多人,也丢了很多人,即使补充了新人,斯坦利手下也只剩34人,不到最初的1/4。队伍这么小,前方环境那么恶劣,强行穿过是非常危险的。一次次的发烧让他烦恼,阿拉伯资深旅人的警告让他沮丧——他们警告说,如果继续往前走,他会死的。但是,一天晚上,在没发烧的时候,他在烛光下给自己写了一张纸条:

  我郑重地发过誓,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要去兑现,不让外界诱惑动摇我的决心,永远不放弃寻找,直到找到利文斯通,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没有哪个或哪些活人能阻止我,只有死亡能阻止我。但是,连死亡都不能;我不该死,我不会死,我不能死!

  即使考虑到发烧和幻觉,也很难想象斯坦利真的相信他或他的纸条能吓退死神。但是,写纸条是这个策略的一部分,他一次又一次使用这个策略成功保存了意志力,这个策略就是预设底线。预设底线的本质就是,把自己锁在正道上。你明白,你会遇到强大的诱惑,你的意志力会减弱,你会偏离正道。所以,你把偏离正道的可能性变成零,或者把偏离正道变得超级丢脸或罪大恶极。奥德修斯及其手下成功抵制了塞壬死亡之歌的诱惑,就是使用了预设底线。他把自己绑在桅杆上,下令任何人不得给他松绑,不管他怎么恳求放了他去找塞壬。他的手下使用了另外一个形式的预设底线:堵住耳朵,这样就听不到塞壬的歌声。他们让自己连诱惑都受不到,这是两种方法中比较保险的一种。如'果你想确保自己不在赌场赌博,那么你最好远离赌场,而不是在赌桌前徘徊,指望朋友阻止你下注。不过,还有二个更好时办法,即让赌场把你列入“赢了也拿不到钱名单”(有些州的赌场设有这样的名单)。

  当然,没人能预料到所有诱惑,特别是在今天。不管你采取什么办法回避现实赌场,你都从未远离虚拟赌场,更别提你随时可能在网络上遇到其他诱惑。但是,那些制造了新罪孽的技术,也带来了新策略。现代人可以用一种防止人访问某些网站的软件把自己绑在浏览器上,就像奥德修斯用绳子把自己绑在桅杆上一样;现代人还可以利用虚拟社交网络,就像斯坦利利用现实社交网络一样。斯坦利在私信、新闻稿和公开声明中一再承诺自己会实现目标,不做有损体面的事情——而且,他知道,一旦出名了,他只要犯错就会上报纸头条。他语重心长地劝过手下,在非洲,醉酒是危险的,在非洲,要回避性诱惑。他知道,他自己失检一次会格外引人注目。为了保持坚定的意志,他把自己塑造成公众眼中不屈不挠的“破石者”。吉尔说,因为斯坦利的誓言和形象,“他提前让自己不可能因为意志力弱而失败”。

  今天,你不一定非得是名人才需担心失检一次形象就毁了。为了预设底线好好表现,你可以使用一些掲露你“罪行”的社交网络工具,像“不节食就丢脸”(Public Humiliation Diet)。一个名叫德鲁.马格里(DrewMagary)的作家就使用了这个工具。他发誓每天称体重并把结果立即发到微博上——他确实这么做了,5个月减了60磅。如果你愿意让别人在你失检时羞辱你,你就可以安装契约眼(Covenant Eyes)软件,这个软件可以监控你的网页浏览情况,然后把你访问过的网站列成清单用电子邮件发送给你提前指定的人——比方说,你的上司或者你的配偶。或者,你可以与stiddc.com签订一个“承诺契约”。stickk.com是耶鲁大学两名经济学家伊恩•艾尔斯(Ian Ayres)和迪安•卡兰(Dean Karlan)以及一名研究生乔丹•戈德堡(Jordan Goldberg)创办的,在这个网站,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设置目标(减肥、不再咬指甲、少用化石燃料、不再给前夫或前妻打电话)以及惩罚,目标实现不了,惩就会自动施加。你可以自己监督自己,也可以找人监督你,让监督人把你的进展情况报告给网站。惩罚可能仅仅是stickk.com把你的“罪行”用电子邮件报告给你指定的支持人 般是亲戚朋友,不过你可以选一些敌人。但是,你还可以在经济上惩罚自己,实现不了目标,就自动从你的信用卡里扣一部分钱捐给慈善机构。为了加大惩罚力度,你可以把罚金支付给你讨厌的机构,比如比尔•克林顿或者乔治•W•布什的总统图书馆。不足为奇的是,stickk.com用户的动力好像是不被罚钱(斯坦利的部分动力也是钱,他知道,坚持下去,找到利文斯通,就能写出好故事卖出去,挣到很多钱),有人监督。所签契约既没规定罚金又没指定监督人的用户,成功率只有35%,签契约既规定罚金又指定监督人的用户,成功率接近80%,罚金数额超过100美元的用户,比罚金数额不足20美元的用户做得好——至少根据stickk.com的报告来看是这样,不过它没有独立校验这些结果。真正的成功率应该低一些,因为有些监督人发现朋友失败了也不报告——报告了,朋友就会被罚钱。而且,不管成功率如何,stickk.com用户并不是随机样本,每个用户已经有改变动机,只是很难知道stickk.com契约到底有多大影响。不过,另外一个比较严格的线下实验有力证明了契约与罚金的效果,这个实验是卡兰等经济学家以菲律宾2000个说自己想戒烟的吸烟者为被试者做的。

  经济学家让这些吸烟者与一家银行签订一个承诺契约:银行给他们提供一个账户,他们每周可以往账户里存一笔钱,存钱没利息。经济学家建议吸烟者把平常花在香烟上的钱节省下来存到那个账户,但是存不存钱、存多少钱都是完全自愿的——他们想存多少就存多少,一分钱不存也可以(很多吸烟者最后一分钱没存)。6个月后,经济学家让他们做尿检。如果尿检发现他们体内有尼古丁,那么他们存在那个账户里的所有钱都会被没收、(银行会把没收来的钱捐给慈善机构)。从严格的经济学角度来说,吸烟者签iT契约并不明智。即使把钱存在普通有息储蓄账户,他们也肯定能得到更多回报。签订契约,他们不仅放弃了获得利息的机会,而且还让自己面临丢掉所有存款的风险——确实,6个月后,一半以上的人没有通过尿检。抽烟的欲望太过强烈,大部分人屈服了,即使知道抽烟就会丢钱。

  不过,好消息是,这个项目确实帮一些吸烟者戒了烟,他们坚持不碰香烟,一直到通过了尿检、从胀户里取了钱。之后,官方结束了项目,被试者不再受监督。但是,研究者想看看效果能持续多久,于是又等了6个月,在距离项目开始一年的时候,他们出乎意料地让所有被试者再做一次尿检。即使不再有任何丢钱风险让被试者远离香烟,项目的效果仍然明显。与对照组(研究者为对照组提供了另外一个戒烟项目)相比,签订承诺契约的被试者一年后尿检没发现尼古丁的可能性要高40%。设置惩罚让他们暂时克制抽烟,他们就更有可能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持久的变化。最初不过是预设底线,最后变成了一种价值更大、时间更久的东西——习惯。

每天,悦心理网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品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备案号:鄂ICP备14009956号-2

本站内容均转载自网络,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QQ:1989592798,本站立即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