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太多,代价高昂

  我们每一个人有时都会在谈话里过多地公开自己,特别是一些刚刚获知的消息。我们的客户哈罗德,是个40多岁、头发灰白的商人。他在约会时就告诉了对方太多不该说的事情。苏珊问他今天过得怎么样,他回答:“我刚拿到检查结果。”他接着解释他患有前列腺癌,但那天在医生的办公室里,他得知自己的结果比预想中要好一些,看起来他好像已经战胜癌症了。苏珊鼓励他并觉得他不那么担心了。

  回到办公室里进行反馈的时候,顾问苏珊问他为什么要告诉她这个消息。不出意外,哈罗德告诉苏珊,那天在他脑子里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检查结果。这对他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他很想告诉别人,觉得这是一个亲近她的好办法。不幸的是,哈罗德的好消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尽管苏珊真的为他高兴,但她觉得她与哈罗德相处的惟一办法是分享他的快乐,鼓励他。

  在听到这样一个消息以后,她还能说些别的吗?不论是谈论她的工作还是刚看过的电影,都显得十分无聊而无关紧要,而且几乎是无礼的。尽管哈罗德是个真诚有趣的人,但苏珊对他的最深刻的印象却是:他是个癌症患者。

  哈罗德的做法也许不是很典型。但是我们偶尔会谈一些刚发生的事情,却没有考虑到,对方是一个自己尽管认识但还不熟悉的人,这样做会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限制公开程度。怎样才算说得过多?尽管没有具体规定说哪些事情不应该讲,但一个大的方针就是,如果这些事情会让你的谈话对象觉得自己不得不照顾你的话,那么这件事该不该说,你就要三思了。即使是一些重要的好消息,就像哈罗德检查得到很好的结果或者是获奖了,也可能会让对方只顾着鼓励你或者表扬你,如果是很严重的坏消息的话,情况就更糟糕了。

  自我检查

  我有没有注意到我刚认识的人说了这样一些话,像“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难过”,“太可怕了”,我有没有不注意“公开程度限制”原则,让别人觉得我需要别人的鼓励或者要别人来同情我?

  要记住,因为这是双方第一次见面,你要谈什么将会影响对方对你的整体印象。因此,即使双方谈得越来越亲密,你也要管住你自己,不要谈论太多私人的话题。你也许觉得你所说的只是你生活中一件暂时的事情,或者是短时间的问题,但别人也许认为你生活中处处都遇到麻烦和负担,或者认为你只想着你自己。所以,在你公开自己以前,你应该想想你希望别人怎么看待你,是把你看成“癌症患者”,还是“快乐的人、音乐迷、慈父”。

每天,悦心理网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品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备案号:鄂ICP备14009956号-2

本站内容均转载自网络,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QQ:1989592798,本站立即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