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平静,然后才有所见

  生活的混乱源自于我们的欲望和恐惧。世界上没有什么方法、理论、权威、 导师或知识,没有任何东西能帮助我们平静。要过一种平静恬淡的生活,其实只需要一颗平静的心即可。
 
  ——[印度]基督·克里希那穆提
 
  感知源自于思想的沉静
 
  我们在思想沉静的时候会产生愉快的振动频率,在这样一个愉悦的能量 场中,所有美好和谐的事物都会围绕在我们身边。但因为我们的内心永远在转动不停,思维与情感过于缤纷绚烂,因而这种愉快的振动频率往往无法被感知。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感知那种静谧与平和的能量,只需要让自己的思想沉静下来,就能体验到内在淀放的愉悦与静溢。
 
  近代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有一个着名的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我们的主观精神如意念、思想、观念、感觉、经验、意志等是感知这个世界的 基础和根源,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在等待我们的内心去感知,否则存在就没有意 义。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爱人与孩子给了我们家庭的温情和关爱,大自然的空气、水提供给了我们能量……然而心烦意乱、内心不平静的你是否能够 真实感知到这些存在?你能够用不懂得静徽与平和的内心来感知周围的事物而不扭曲它们吗?答案显然是“不能”。
 
  如果你想要了解某个事物,那么内心应该是沉静的,不被任何思想牵绊,只需要敏感的觉知即可。内心的思想必须把它以前积累的知识全部清除,否则 就无法让自己处于静谧与平和的能量场之中。
 
  内心的沉静不仅是为了精神上的自由,也是为了理解那些我们先前无法 理解的事实。当看到丈夫时,你的思想立即跳出来,提醒你昨天与他吵过架,并且他的言辞刻薄,对你大发脾气。因此,你会认为今天的他也是如此,你带 着昨天旧有的思想和当下的这个人交往,你与他之间的冲突不断,负向能量互 相撞击,最终导致你们无法自由、纯粹地交往,你也无法感知到静逾与平和。
 
  因此,只有让思想安静下来,才能得到整体的感知。为了有效率和真正 觉知自己内在与外在的事物,你必须有一颗安静的心,因为静逾与平和具有无比巨大的能量,它是所有能量的总和。当我们所有的思想都归于沉静时,我们 的感知就会在这个静谧的能量场中更加贴近真实。这种静谧与平和不是夜深人静时的静寂无声,而是指当思想及其所有相关的意象、言语和理解力完全停止 时的寂静。
 
  美国的一位企业家就采取了这种让思想沉静的方法做事:他在做任何决 定之前,都要把眼睛闭起来三分钟。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把眼睛闭上之后,我就能让思想沉静,而在这种沉静的氛围中,我 能获得更多的能量。”他正是在这种静谧与平和的能量场中,让自己的思维放松, 从而让感知更加真实的。
 
  感知需要摒弃所有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它无法让头脑沉静。 在沉静状态下开始的行动完全不同于语言所引发的行动,敏感的觉知让头脑摆脱一切语言、意象和记忆。在静谧与平和的能量场中,感知作为一种纯真而又 敏锐的觉知’它让思想无法企及。要对生命进行全盘感知,你需要让思想变得沉静,让自己获得真正的静谧,而在这种静谧与平和之中,内在才会散发出和 谐的能量场,而你的感知才会更加真实。
 
  从无声中观察万物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在那个声音渐渐消失,幽愁暗恨笼罩的空间中,“无声”比“有声”更能勾起听 者的情愫,而那种余音袅袅的境界则更令人遐想。这种无声的力量不输于任何
 
  声音,在这片空旷静寂之中,你会看透世间万物,因为你的内心无比静谧安详。
 
  你可以想一下前一次安静的时间:可能是一周前、一个月前,或者是你 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安静的感觉了……的确,.我们的生活总是被各种有声的东 西占据:嘈杂的街道、各种各样的手机铃声、除草机的嘈杂声以及汽车开过时 的鸣响声。一切都无法让我们的生活安静下来,一切都让我们的内心莫名地紧张与喧闹。也许在地球上,我们真的很难找到一个静逾的空间。
 
  但你可能习惯了这种有声的世界:每天清晨一定要伴随着闹钟的“提醒” 而起床;开车或坐公交时一定要听着广播或音乐;到了公司还会与同事唧唧喳喳地聊个不停;吃饭时也会选择播放音乐的餐馆,因为你觉得这样显得很有情 调;到了晚上准时打开电视机看那些情爱绵绵的连续剧,甚至还会伴随着花样百出的广告节目进人梦乡……这样一整天下来,你哪里还有时间寻找无声的世 界呢?在这种有声的氛围中,如果你忽然进人一个无声的世界中,那么多少都会有些不安。
 
  埃玛·盖茨博士是美国的大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一生中在很多领域有许多发明和发现。
 
  拿破仑·希尔曾前往盖茨博士的实验室造访他。但盖茨博士的秘书对他说: “很抱歉,这个时候我不能打扰盖茨博士。他正在静坐冥想。”拿破仑·希尔忍不住笑了,但还是决定等着盖茨博士。终于,当盖茨博士走出实验室时,他的 秘书给他们进行了介绍。盖茨博士高兴地说:“你不想看看我静坐冥想的地方,并且了解我是怎么做的吗? ”于是,他带着拿破仑?希尔到了一个隔音的房间。这个房间里唯一的家具是一张简朴的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几本白纸簿、 几支铅笔以及一个开关电灯的按钮。在谈话中,盖茨博士说,每当他遇到困难 而百思不解时,就走到这个房间,关上房门坐下,关上灯,让自己进人一个完全无声的环境。他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让自己观察万物,才把别的发明家 努力钻研却没有成功的发明重新研究,最终获得了 200多项专利。
 
  埃玛·盖茨博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让思想沉静的方法,那就是无声的力量。如果世界上没有绝对无声的地方,你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无声的小世界, 就像盖茨博士一样,为自己建一个隔音的房间。房间中尽量不设置任何制造声 音的东西,相信在那样一个静谧无声的环境中,你的内心一定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清明,你也会以绝对清晰的判断来观察世间万物。
 
  当你用上述方法创造了一个无声的世界时,你就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 你赐予它活动的时间与范围,而这些无声的能量也会对你无比忠诚。那么,请给自己的子民自由的权利,让它们随时都能在你的周围环绕,让此时的你与它 们融合成一个更完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将享受到以往无法体会到的宁 静与平和、静谧与安详。
 
  进入彻底无为的冥想
 
  你是否仔细聆听过一朵花开的声音,或是聆听溪流拍打在脚面上的轻响? 恐怕我们很少仔细去听身边的声音。虽然身处闹市,我们却仿佛在周遭竖起了一块隔音玻璃。即便如此,我们内心深处却比最繁华的街道更加吵闹。而唯有 当你进人彻底无为的冥想时,这种吵闹的状态才会结束,你才会感受到那些不曾细细聆听的曼妙之音。
 
  “无为”并不是指没有作为,而是不做那些没有用的、没有意义的或是无 聊愚蠢的事情。无为就是不虚妄,把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的时间与精力省下来,投入到要解决的问题中去。而冥想则能终止人们的所有感受,使人进人彻 底无为的状态。无为的冥想可以让我们心灵处于自由自在的状态,没有拘束, 不受束缚。将内在能量全部集中于某一点,与宇宙的能量相连,进人一片安宁的世界。
 
  冥想是让人们获得静谧能量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一种使内心获得平静 的修心行为。瑜伽、气功、静坐等都是冥想的形式,也是较高层次的冥想。其实,有一种冥想的方法要简单得多,你完全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进行一次类似 的冥想。首先,在脑海中想象一件事、一个物体。它们可以是一件令你感动的事, 或是你认为最美的景色,像是竹林、花海等;也可以想象你最喜欢的人或最爱的人,想象你们拥有的甜蜜过往。但条件是你喜爱的、憧憬的人或事,因为内 在的喜悦可以为你建立起一个静谧的能量场。而在这种静谧与平和之中,你才 可以达到冥想的高度。
 
  冥想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你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当集中全部注意力去 冥想时,你所能得到的静逾能量才会更纯粹。因此,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但是不要刻意去控制它,要轻柔地对待它。如果它溜走了,那你就
 
  应该温柔地把它再带回到冥想中。冥想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姿势,你站着或坐着都丝毫不影响结果。
 
  关于冥想,没有任何定义或概念,只是一种让你获得静谧能量的体验。 冥想乃是对人生的一种彻底的领悟,从其中自然能汇聚巨大的能量并指引正确的行动。你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并关注身体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真正的 冥想是保持一颗完全寂静的心。在冥想中,你只需认识现状,不用语言描述, 不发表评论和观点,只是观察和聆听。冥想可以迅速地使你进人一种静谧的世界,约束你脑海中那些杂乱的思想,让你身边的能量场保持在稳定的状态,汇 聚全部正向能量于一点。
 
  每个动作以及思想活动都需要各种能量,当你将这些能量耗费在各种各 样不必要的思想与情感中时,就会减少许多用于正确事情中的能量。而无为的冥想恰好可以使你认清这一点:不能将能量浪费在任何不值得的地方。无为的 冥想十分必要,它可以让你摆脱世间所有的繁杂与纷扰,让你的思想与感觉完 全沉浸在一种静寂与平和之中,从而使你的内在释放出最纯净的能量。
 
  放松,获得静谧与平和
 
  生活压力、职场压力、情感纠纷无一不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苦恼。 每个人都想寻求一种平和的生活,但总是被形形色色的压力“捉弄”得苦不堪 言。当思维与感觉被外界的纷杂束缚时,人们体内的能量也因此而凝固,无法 流动。
 
  为此,你需要寻找一种重新获得静谧与平和的方法,重新启动内在的能量, 使之为你身体的各项活动提供最强大的支持。
 
  有一个毕业于剑桥的人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但他总觉得心灵太过于嘈 杂而无法安静地生活,到后来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于是,医生给他开了4服 药。第二天,这个人依照医生的嘱咐来到海边。他走到海边时刚好是清晨,看 到广阔的大海,心情突然开朗起来。9点整,他打开第一个药方,却发现药方上写着两个字——“谛听”。他真的坐了下来,谛听风的声音、海浪的声音,个药方,上面写着“回忆” 二字。于是他开始回想起自己从童年到少年的无忧时光,想起青年时期创业的艰苦,想到父母的慈爱、兄弟朋友的友谊,生命的 力量和热情重新在他的内心燃烧起来。下午3点,他打开第三个药方:“检讨 你的动机”。他仔细回想起早年创业的时候,只顾赚钱,为了自身利益,忘却了对他人的关怀。想到这里,他已深有感悟。到了黄昏,他打开最后一个药方: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他走到海边的沙滩上写下“烦恼”两个字,潮起潮落之后,他再也找不到他的“烦恼” 了。
 
  医生给这个人开的药方恰恰是获得静谧与平和的方法,那就是——放松。 当身心都处于疲惫烦躁的状态时,人们静谧的能量场自然会越来越少,最终会 慢慢消失。而一旦这种能量消失,人们就无法让生活再保持安静与祥和。如果你想给自己一个宁静平和的心灵空间,让自己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尽情舒展, 那么,你可以尝试下面的放松疗法:
 
  你可以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舒适地躺下来,举起你的手臂,甩甩手,然 后让手臂自然地在身体两侧垂下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躺在海边一个空旷的沙滩上。想象着潮水正涌过来,浪花轻拍着你的脚,慢慢地移动你的身体让 它浸在浅水里。当海水继续上升时,让自己感觉漂浮起来,并被有节奏的海浪带入海里。感觉缓缓起伏的海浪,你随着海潮的起伏而起伏。想象你正在一个 浪头上,当浪潮下降时,你在明亮的海水隧道中翻滚着。现在你被海浪冲回岸边,躺在舒服温暖的沙滩上。不要动,享受一下在自由和兴奋交替之后的宁静。
 
  当我们紧张时,身体与情绪通常会出现僵硬的感觉:嘴巴会觉得干,身 体会觉得虚弱,而神经也会呈现出紧绷的状态。可想而知,我们内在的能量此时也必定停止了流动。但是,当你尝试放松之后,身体就会重新处于平静与舒 展的状态,你的行为和感觉就不会杂乱无章,而你内在的能量也会慢慢启动, 呈现出一种和谐流动的状态,像水一般轻盈地流淌。
 
  保持内在世界的宁静
 
  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把房屋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却感受不到世俗的喧 嚣与吵闹。别人问他理由,他回答说:“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就会 觉得住的地方清静了。”
 
  他带上斗笠,弯下腰采摘篱包下的菊花,正值深秋,菊花绽放得高贵而 又优雅。他唇边带着一抹浅笑,抬眼望了望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傍晚的山间, 雾气氤氲,像是仙境一般缥渺;夕阳西下,暮色四合,有着远隔尘世的悠然。 天空中的飞鸟划过,结伴而归,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他轻轻一笑,顿时忘却了所有的烦恼。
 
  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他被后人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那颗清净无尘的心并没有被声色犬马所迷惑,而是辞官隐居,获得了精神世界的安宁。也正如 他所说的一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从纷乱复杂的环境中安然抽身,保持着清净安宁的心绪,也自然会获得“采菊东篱下”的静溢与悠然。
 
  每个人都努力为自己寻找退避之所——乡间、海边、山上的房子,认为这些寂静的地方才称得上“世外桃源”。殊不知,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宁静, 都算不上是真正的安宁。一个人若想获得内在世界的宁静,莫过于退人自己的 灵魂之中,让自己的心灵获得静逾平和的能量。
 
  崛多禅师游历到太原定襄县历村,看见神秀大师的弟子结草为庵,独自 坐禅。
 
  禅师问:“你在干什么呢? ”
 
  僧人回答:“探寻清净。”
 
  禅师问:“你是什么人?清净又为何物呢? ”
 
  僧人起立礼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您指点。”
 
  禅师问:“何不探寻自己的内心,何不让自己的内心清净?否则,让谁来给你清净呢? ”
 
  僧人听后,当即领悟了其中的禅理: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过哪种 生活,只要他内心宁静、平和,就可以过得幸福。
 
  禅师说得一点也没错,如果自己的内心不宁静,那么即使生活在桃花源 中也不会真正感受到宁静。与其千辛万苦求诸外,不如回过头来反观自己的内在,因为只有在这里,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宁静。
 
  让内在进入宁静的最好方法,就是用想象力建造一间心理的小房间,用你最恬静、最清新的一切材料来装饰它。如果你喜欢绘画,那么就画一幅绝美 的风景;如果你喜欢做诗,那就吟诵一首美妙的诗歌。墙壁上的颜色是你所喜 欢的,使你感到愉悦的颜色,但需要注意的是,你应该选择宁静的淡蓝色、浅绿色、黄色、金色。这个房间的装饰要简洁而不纷乱,要干净且井然有序。这 个房间要有安乐椅,从小窗望出去可以看到美丽的海滩,可以看到拍击海滩又 退回去的海浪,但是你听不到声音,因为你的房间很安静。
 
  内在世界的宁静可以在你的周围建立一个和谐而又静谧的能量场,在这 个能量场中,任何不和谐的、吵闹的声音都会被自动屏蔽掉。这并不意味着要你逃离外部世界,而是让你在内心塑造一个坚实的自我,让你以十分悠闲 的姿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与周围的一切人与物和平相处。因此,你需要不 时地集中精神洞察内心世界,偶尔让心灵退隐,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是否安静与满足。那么无论所处的环境如何,都无法撼动你的思想,无法触动你内 在静谧的能量了。
 
  重新获得敏感的心
 
  2010年南非世界杯最令人难忘的一大特色是呜呜祖拉。呜呜祖拉最早起源于用非洲羚羊角制成的一种用来赶狒狒的发声工具,这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 混纯、嘈杂、不着调、难以名状,它出现在每一场大大小小的比赛中。除了南 非本国,绝大多数国家的观众和世界杯的参赛队员对呜呜祖拉发出的声音都异常不习惯甚至反感和讨厌。所以,参赛队员和观众们不得不在比赛时戴上耳塞 以抵制那蜜蜂般的嗡嗡声的干扰。在古老的非洲,呜呜祖拉在祖鲁语中就是“制 造噪音”的意思,用于召集部族成员集会。南非人民对呜呜祖拉情有独钟,认为在比赛场上有了那种嗡嗡的声音,便拥有了激情,完全是一种享受。
 
  人们对声音有着不同的感受与偏好。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或美妙 或怪异的声音,人们也正在制造越来越多新的声音,音乐声固然可以让我们的一饱耳福,但是更多的噪音也正充斥着我们的耳朵与大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 的心变得难以平静和不敏感的原因之一。有些人讨厌噪音,也就自然而然地抵 制噪音,就像抵制所有的痛苦与不快乐的东西一样自然。但也有一些人习惯了身处各种繁杂的声音之中,如果身处静谱无声的环境,则会心神不宁。
 
  一个生活在闹市中的男人利用假期到一座山中旅行。这座山里鲜有人烟, 只是偶尔出现几声虫鸣与鸟叫。夜晚,男人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因为他已经适应了闹市中的各种声音,此时的宁静他实在受不了。从那以后,男人每次去 郊外旅行,总要带上一个自己录制声音的播放器。这个播放器里存储的不是音 乐,而是繁华街道上的一段“噪音”。于是,他在每一个宁静的夜晚塞上耳机, “享受”着那些噪音,反而很快就进人了梦乡。
 
  故事中的男人习惯处于噪音之中,他的内在迫使他必须寻找噪音,因而 一切静溢的氛围都会让他不安与焦躁。这无疑是属于现代人的悲哀。的确,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声音。对于静谧的世界,心灵竟然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 其实,你可以深人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听到的噪音,是真的噪音,还是意识中对它产生了烦恼?当你思考这个问题时,你就会发现,判断一种声音是悦 耳的还是嘈杂的,完全建立在“我”的基础上,而不是客观事实。
 
  是否抵制噪音对心灵来说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每一种形式的抵制都会 加强冲突,而冲突造成了不敏感。如果你不去谴责和抵制噪音,你会发现它们不再干扰你。正如你不去谴责痛苦、恐惧、嫉妒、愤怒一样,只有全心全意地 观察它们、正视它们,在每一次它们出现的时候都不刻意抵制,你的心灵才会 逐渐变得自由而敏感。
 
  声音本无好坏之分,也许在你睡意正酣的时候会认为蝉鸣是一种噪音, 而当你精神饱满地穿行于树林中时,反而认为蝉鸣的声音更能衬托天地间的空灵。寻求静谧与平和的环境很简单,如果你能让心变得敏感起来,不再刻意地 判断哪些声音悦耳、哪些声音嘈杂,相信你就能体会到每一种声音背后的能量。
 
  【正能量法则】
 
  如果你要想了解某个事物,那么内心应该是沉静的,不被任何思想牵绊, 只需要敏感的觉知即可。
 
  当所有的思想都归于沉静时,我们的感知就会在这个静谧的能量场中更加贴近真实。这种静谧与平和不是夜深人静时的静寂无声,而是指当思想及其 所有相关的意象、言语和理解力完全停止时的寂静。
 
  你就是无声世界的统治者,你赐予它活动的时间与范围,而这些无声的能量也会对你无比忠诚。那么,请给自己的子民自由的权利,让它们随时都能 在你的周围环绕,让你此时的环境与它们融合成一个更完美的世界。
 
  当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冥想时,你所能得到的静谧能量就会更纯粹。因此, 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但是不要刻意去控制它,而要轻柔地对待它。如果它溜走了,那你应该温柔地把它再带回到冥想中。
 
  真正的冥想是保持一颗完全寂静的心。在冥想中,你只需认识现状,不 用语言描述,不发表评论和观点,只是观察和聆听。
 
  当你尝试放松之后,身体就会重新处于平静与舒展的状态,你的行为和 感觉就不会杂乱无章,而你内在的能量也会慢慢启动,呈现一种和谐流动的状态,像水一般轻盈地流淌。
 
  内在世界的宁静可以在你的周围建立一个和谐而又静谧的能量场,在这 个能量场中,任何不和谐的、吵闹的声音都会被自动屏蔽掉。这并不意味着要你逃离外部世界,而是让你在内心塑造一个坚实的自我,让你以十分悠闲的姿 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与周围的一切人与物和平相处。
 
  你需要不时地集中精神去洞察内心世界,偶尔让心灵退隐,意识到自己 内心深处是否安静与满足。
 
  如果你不去谴责和抵制噪音,你就会发现它不再干扰你。正如你不去谴 责痛苦、恐惧、嫉妒、愤怒一样,只要全心全意地观察它们、正视它们,在每一次它们出现的时候都不刻意抵制,你的心灵就会变得自由而敏感起来。
 
  寻求静谧与平和的环境很简单,如果你能让心变得敏感起来,不再让头脑刻意地判断哪些声音悦耳、哪些声音嘈杂,相信你就能体会到每一种声音背 后的能量。

每天,悦心理网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品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备案号:鄂ICP备14009956号-2

本站内容均转载自网络,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QQ:1989592798,本站立即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