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梦或童话中识别子人格

  提取我们子人格的方法很简单,除了前面提到的像孙悟空那样拔撮毫毛看或“该你出场了”的游戏以及在你的个人通道发现子人格,我们也可以透过梦境或童话故事来识别子人格。其实,我们梦里的每一个物件儿都是自己的子人格,比如我曾梦见自己割身上的肉煮着吃,这就是我的子人格在自相残杀,好像是公主在杀青蛙,现在想起来好可怕,这不就是焦虑症的症结所在吗。苏晓波说心理学简单,现在想想真的是很简单,简单到佛家说“空”,道家说“无”,儒家说“仁”,基督说“爱”……

  要是在现实中找我们的子人格,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让我们有各样感觉的人都是我们的子人格,或者说是我们照见自己子人格的镜子,因为我们投射出什么子人格,就可以回射出什么样的子人格。所以耶稣说:那人打你左脸,你就把右脸也让他打。因为是你自己打自己,让你的臣民也就是子人格出口恶气吧,不然你心难安!!!不过让青蛙打公主,我们也不舒服啊,于是才有英雄救美,我们子人格里的英雄可能会出场,于是麻烦大了,冤冤相报何时了。

  童话其实就是我们的梦的记录。比如在朱建军的书《我是谁》里读过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一个聪明、漂亮、性格开朗、为人热情的女研究生有一次照镜子,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是一个洋娃娃,更让她感到惊奇的是这个洋娃娃里面的填充物既不是棉花也非海绵,而是稻草。于是这个女孩子说:“我真的就像个洋娃娃,外表漂亮可里面是稻草,这不就是草包的意思吗?”当女孩子明白这些时,她想到了改变,想到了再也不能这样活。

  我觉得这篇童话很有现实意义,生活中这样的洋娃娃并不少。他们有着漂亮的外表,也很会讨别人喜欢,可他们或者没有真才实学,或者缺少真正的知识。他们很难有真正的快乐,因为她生活在别人的认可和赞赏里。她的追求、她的努力都是为别人而做的。就像这位女研究生,虽然她有知识,可她对自己并不满意,因为那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于是她也真像在镜子里看到的那样认为自己是个草包。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位女研究生的可悲之处在于她是在为别人而活,而不是为自己活。她生活的中心是取悦别人,特别是取悦父母,让父母喜欢自己。她从小就是乖宝宝,在父母眼里她是听话的好孩子,学哪些校外课程、参加哪些补习班都由父母做决定,考大学时也由父母来为自己选择专业,甚至恋爱结婚都要听父母的。久而久之,她就发展出一个腹中塞满稻草的洋娃娃子人格出来,她忘了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不知道为自己做决定,无法真正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来。她莫名其妙地会有一种失落感,甚至忧郁,感到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

  洋娃娃的命运是可悲的,因为没有自己的生活就没有生命力,外表漂亮只能做讨人喜欢的玩具。而玩具就是玩具,永远不能成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一个人要真正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就要肩负起自我选择、自我做主的责任,因为肩负责任,才能成长,而不要像洋娃娃那样一味充当生活的花瓶。每个人原本俱足幸福成功以及快乐的资源,经常清点你的资源、接纳你的资源、掌控你的资源吧。

每天,悦心理网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品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备案号:鄂ICP备14009956号-2

本站内容均转载自网络,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QQ:1989592798,本站立即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