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群体效应?群体效应的典型例子及容易带来的影响

2022年6月13日 发表评论

什么是群体效应?群体效应的典型例子及容易带来的影响

什么是群体效应?

人是群居动物,随大流或者成为某集体中的一员是一种很大的动力。在心理学中,有个词语叫作群体效应,指的是个体形成群体之后,通过群体对个体约束和指导,群体中个体之间的作用就会使群体中的一群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作用会凝聚成一股无形的能量游走在每个成员之间,让每个个体的能量在群体中得到强化。

群体效应容易带来的影响

如果是正能量变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当然都有好处;如果群体滋生了负能量,那么就会危害到社会。对于我们个人来讲,我们或许不具备改变全体的能力,但是,我们至少拥有选择群体的自由。所以,当你选择加入某个集体时,一定要想想,这个集体将给你带来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路径依赖博弈要求我们要“从众”,而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也确实自愿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从众”现象,即个体的行为总是以群体的行为为参照。以个体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是有一定原因的:

(1)寻求行为准则。个体在许多情境下由于缺乏知识或不熟悉情况等原因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对自己行为的引导。也就是说,在不清楚情况的时候,以其他人的行为为引导是最好的办法。

(2)避免孤独感。偏离群体会让个体有孤独的感觉,严重的情况就是与整个社会对立,并最终走上绝路。任何群体(国家、企业等)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和执行机制。偏离了这种已经形成的机制,就会遭到集体的厌恶、拒绝和制裁;与这个机制保持一致的成员,就会被群体接纳和优待。

实际上,现实中的多数人已经养成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体对群体的依赖性越强,他也就愈不容易偏离群体,因为他偏离群体时会有激烈的思想斗争。与西方文化相比,我国甚至整个东亚的儒家文化圈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东方人的群体依赖性更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儒家文化圈内的犯罪率比较低,因为个体的群体依赖性很强,也就意味着道德的约束力比较强。

(3)群体凝聚力。在群体的影响下,个体的认同感较强,在个体的思维中对群体作出贡献和履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每个个体都与群体成员有密切的情感联系,特别是凝聚力高的群体。

由于恐惧偏离而引发的从众是权宜性从众;由群体参照性引发的从众是一般性的从众;而由群体的高凝聚力,个体期待与群体规范一致等引起的从众行为是层次更高的从众。

因此,从众对于个体来说还是必要的。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大家经常能看到媒体痛批民众“跟风”“随大溜”呢?这里说的“跟风”和“随大溜”与从众不是一个概念,从众说的是经过积淀被认为是正确的,符合人的价值趋向的东西,而有些“随大溜”的方式并不是真的大多数人都认同的方式。比如艺考,最近几年参加艺考的学生越来越多,许多学生开始走“艺术”的道路,一开始只是因为有些学生见某电影学院某班一下出了几个大明星、某人参加超女后马上红遍半个中国,才打算考艺校。后来,不少学生的家长也开始支持自己的子女,同意走这条“通往辉煌的捷径”。艺考与普通高考相比,费用更加昂贵,致使一些家庭情况一般的人家不堪重负。

不仅仅在艺考方面是这样,在许多方面都是如此。我国社会正在高速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阶段,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在接受新事物时都要审视而定,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从众的心理是好的,但盲目地从众可能是你的负担,其中大部分人都会因此而有攀比心理,而且这种坏习惯似乎从小就根植于我们的心中。小学时,看到别人的书包都是花花绿绿的,你会对妈妈说“我也要一个花书包”;中学时,看到别人有一双漂亮的运动鞋,你会对爸爸说“给我买双运动鞋吧”;大学时,自己的同学逃课、吸烟、酗酒,你明知道这是不对的,但还是“从众”了。这种心理直到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甚至结婚生子都依然存在,“同事小王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我还和父母挤在60多平米的老式建筑里”,“同事小张上周买了辆车”……

这么说并不是不想让你这么做,而是当你实在无法与其相比时,不妨换一个思路考虑:我没有这么大的房子,甚至一直在租房子,但我仍然很快乐,只要不闲着,房子迟早会有的;我还没有车子,每天坐地铁和公交也是一样的。假如你事事和人攀比,就算你条件很高,也有比你更高的,你永远也无法到达追求的终点,而且长此下去,你很可能因不堪重负而倒下。

群体效应的典型例子

唐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代表,他奉命和几个重要客户协商合作事宜。在那之前,公司派出过代表分别和这些重要的客户进行沟通,可是效果并不好。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拒绝理由,都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公司的代表不得不疲于应对每一个人,这让对话进行得很困难。

唐先生接手这项任务后,改变了原先的策略,采取了一对多的沟通方式。同时他还另外邀请了十一位最常合作的客户,让他们一起在会议室听自己讲述公司发展的现状和规划。结果在唐先生阐述了相关内容之后,这些客户都决定购买公司的产品。

许多人都认为唐先生一定是做出了什么更重要的承诺,但是他所说的话和之前的代表并没有什么不同。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后来唐先生谈到了自己的沟通秘诀,那就是将大家聚在一起,然后说服其中和自己最亲近的一两位客户投支持票,这样就会带动其他客户

在这个案例中,沟通者之所以能够说服其他人,就是因为巧妙利用了群体效应。群体效应是指众多个体形成群体之后,群体会对个体的行为形成约束和引导,某个个体的言行举止可能会对整个群体的发展、变化产生影响。唐先生安排两个客户率先表态,目的就是带动其他人迅速做出跟随。因为在大家都无法拿定主意的时候,如果有人率先做出决定,就会对其他人的判断和决定产生影响。

当分别面对每一个人时,个人说话的难度无疑会增加很多。想要分别说服每一个人非常困难,所以很多人会想办法将人群聚集在一起,利用群体来约束个人的行为和判断,同时利用个人的行为来影响群体的判断。

亨利·毕丘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说道:“人们经常问我:‘你是不是认为,向一大群人演说,要比向一小群人演讲更有意思?'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可以向十二个人发表演说,和我向一千个人发表的演说同样精彩。只要这十二个人能够围绕在我的身边,紧紧地依靠在一起,彼此可以碰到对方的身体。但是一千个人如果分散开来,每两个相隔四英尺之远,那就像一间空无一人的房子那般糟糕。所以把你的听众紧紧聚集在一起,你只要花一半的精神,就能令他们大为感动。一个人置身于大众之间时,很容易失去自我的感觉。他成了群众中的一个成员,比他单独一个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作为一个沟通者,人们必须正视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必须意识到个人沟通能力和精力上的缺陷。个人无法仅仅依靠自身能力就顺利说服不同心理、不同类型、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对象。这个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择说服一部分人,制造一种良好的势头,使其余人的情绪和思维受到传染。有时候必须巧妙地依赖或者借助群体效应的力量,以提升自身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这一点在演说中尤为常见。很多心理学家都表示即便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演说家,也很难在一对一的模式中完全说服十个人,可是当所有的听众聚在大厅或者广场上时,演说者可以轻易说服台下的一千名听众。原因就在于演说者可以借助群体效应来编动大家的情绪,并确保所有人的情感保持在同样的频率和方向上。当一对一进行交流的时候,人们或许会意识到那些演说大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奇,他们的说服力无疑也会大打折扣。

在群体性的沟通模式中,个人会跟随群体做出决定,同时也会对群体思维、群体行动造成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群体沟通模式中,人们往往无法把握他人的想法。在观察他人的反应以消除自身的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忽略一个细小但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他们所观察和依赖的那些人,同样处于一种对自己不确定的犹豫状态,他们也试图从别人那儿了解到更多参考信息,也试图观察别人的反应和行为,希望给自己一些更为明确的指导。可以说,在群体性的沟通场合下,每一个沟通对象可能都存在类似的心理,这也就为沟通者和谈话者提供了一种沟通的思路。谈到这个话题,人们或许可以简单了解一个强有力的、有关领导力的武器——社会认同原理。所谓的社会认同原理其实很简单,指的是人们在进行是非判断的时候,尤其是当人们想要决定哪一种才是应该采取的正确行为时,会本能地去了解周边人或者外界的看法和做法。一旦外边的人决定怎么做,一旦外面的人拥有某种想法,人们会跟随其他人的想法和观点行事,会跟着他人的脚步做事情。在多数情况下,选择相信别人终归是最稳妥的一种行事方法。

比如在内部的一些重要会议以及重要议题的表决上,大家同样会注意观察别人的反应,看看别人说了什么,看看别人是否做了表决。通常情况下,没有人举手的话,很少有人会冒险举手;可是一旦有人举起了手,后面的人会陆陆续续开始举手。很显然,很多时候,与会者并不关心这个议题究竟应该怎么选择,或者这件事应该怎么办,他们只关心别人会如何去做,而正是因为如此,整个沟通进程才更容易被人控制。

网上咨询/报名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户口本名字
能联系上你的电话
方便老师联系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