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晕效应是什么意思?月晕效应典型例子

2023年5月5日 发表评论

当你看见一个留着长发、蓄着胡须的男子时,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此人极有可能是从事与艺术有关的工作的;当你看见一个嘴里叼着烟卷、说话十分粗俗的人时,你很可能会产生厌恶的心理,觉得此人极有可能是个无业游民、混混、流氓。其实,人们具有上述反应很正常,这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月晕效应”在起作用。

月晕效应是什么意思?

人们在认识一个人时,经常会因为对这个人的某个品质、特点印象深刻,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而这种强烈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所形成的光晕一样,向四周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人们为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形象而优雅的名字——“月晕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效应。戴恩首先找来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显得很有魅力,有的毫无魅力,有的很一般。然后,他找到一些被试者,让被试者看这些照片。看完照片后,他让被试者通过照片评定这些人的性格特点,前提条件是:被试者必须对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照片上显得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很高;而照片上显得无魅力的人,各个方面得到的评分最低。换句话说,在被试者心里,有这样一种想法:有魅力就等于有好品质。

月晕效应典型例子

在实际生活中,“月晕效应”有时会起积极作用,但有时它也会起消极作用——把人看扁,对人产生可笑的成见。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小陈的人,他每个星期五晚上都要开车送太太到火车站搭车,去探望生病的妈妈。因为妻子不在,小陈又不善于料理家务,于是他叫妹妹来帮忙。于是,妻子周五走,而妹妹周五来。巧的是,妹妹每次也是搭火车过来,而且时间只比妻子的车次晚十几分钟。于是,每周五他就送妻子去火车站,然后接妹妹回家。而周日就相反,送妹妹去火车站,接妻子回家。只不过妹妹的火车开出十分钟后,他太太的车次才到站。有一个周日晚上,妹妹刚走,他正等着接太太。这时一个站务员慢慢走过来,笑容诡异地说:“先生,你还真有办法。难道你不怕有一天会被她们发现吗?”小陈听了之后,一头雾水。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间明白了这位站务员的意思,他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不明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不正确地“对号入座”。

在生活中,我们经历的每件事几乎都凭着过去经验作出判断,不管这个判断是否正确。比如,我们常听别人说生意人都很狡猾,所以在与生意人打交道时,我们潜意识里都提防这个人。实际上,生意人也有可能是一个正直、守法的人。因为这些经验,我们心中就建立了一套刻板的想法和判断标准,并用这个“成见”去解释或评断周遭的人和事物。

俗话说得好:“偏见是无知的孩子。”的确,一旦你对某人有了偏见、成见,那么就很可能将其看“扁”、看“偏”。有些时候,你或许感觉自己很委屈,感觉周围大部分人都不了解你,常常将你看“扁”了。然而,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是不是也常常对人产生偏见?鉴于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判断、评价某些人、某些事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对于他人的错误判断不过分在意,努力做好自己。

网上咨询/报名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户口本名字
能联系上你的电话
方便老师联系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