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去个性化效应的案例和启发

2024年2月27日 发表评论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去个性化效应起源于欧洲社会学,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研究群体行为时发现。在他撰写的专著《乌合之众》一书中表示,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是一种与他的天性极为对立的趋向,若不是成为群体的一员,他很少具备这样的能力。1952年,费斯廷格等人研究了勒庞的观点,创造了一个新术语——去个性化,它是指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费斯廷格等人同意勒庞的群体行为理论,他们认为个性被淹没在群体之中确实会导致他们的责任感减弱。但是他们强调把去个性化从群体理论中区分出来,他们认为个体在群体中个性的丧失是因为被群体思维所取代,去个性化导致个体丧失了对内部或道德约束的控制。

  群体去个性化效应的案例

(一)学校教育

小华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平时喜欢看课外书,想法天马行空,喜欢探索新事物,在班级里算是一个很有个性、很特别的人,很受同学们欢迎。本来父母也很支持他有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因为马上高三了,为了能在高考取得好成绩,不仅父母开始限制他的爱好,班主任也明令禁止在教室里不许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包括不准看课外书。整个班级里每天都充斥着紧张的学习氛围,下课时同学们不是在补觉,就是在埋头做题,小华也不例外,在老师的鞭策和同学们的影响下,他渐渐不再提起自己的想法,每天不是背书就是刷题,思维和想象力也好像被束缚了,也变得越来越压抑。小华就是在群体中去个性化的典型表现,他曾经是一个很有个性和想法的学生,但是因为把注意力放在了临近高考的班级群体上,向他们看齐,反而让自己的个性淹没在群体中,变得和周围人没有什么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肯定是最重要的,但是也可以适当做一些感兴趣的事,不仅可以舒缓压力,也可以保持想象力,以防形成思维定势,失去了个性。因此,学校教育中除了要专注学生的学生成绩,也要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时候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固化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培养成“学习的机器”。

(二)婚恋家庭

在婚恋中也存在着“群体去个性化”现象,有很多案例表明夫妻双方可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渐渐地失去原本的面貌,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或失去控制。举个例子,小云和小强原本是一对非常相爱的夫妻,但是最近却因为一些事情频繁爆发争吵。事情还要从小强接触打牌开始说起,原本他只是将打牌作为工作之余的消遣活动,但时间长了竟渐渐地沉迷其中,每当妻子叫他回家,身边的朋友总是会说:“回去干什么,我们不都在这玩吗”,朋友的劝说让原本想要回家的小强开始心安理得地继续玩,甚至是经常几天不回家。情况愈演愈烈,小红为此非常难过,但小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总是会说:“我有什么问题,我的朋友都在玩,大家都是这样的”。案例中的小强此时已失去了原本的判断能力,在朋友们的影响下,渐渐地失去了自我判断、自我评价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与群体保持同步。此外,常见的还有夫妻双方吵架时,彼此的朋友都会说另一方的“坏话”,这样也会对夫妻双方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婚恋家庭中,夫妻双方都需要保持自己清醒独立的判断,过度参考周围朋友的看法和生活状态可能会产生“群体去个性化”现象。

(三)人际交往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去个性化”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小静曾经是一个很内向害羞的人,初中三年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她一直想改变自己,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做。幸运的是,刚进入高中,她就认识了一群性格特别活泼开朗的朋友,她们不仅是同学还是室友,所以平时做什么都在一起,由于新窒友们热情幽默,她们经常在宿舍里聊天说笑,追逐打闹,刚开始她还比较拘束,但没过多久就参与到她们之中一起玩闹,对她来说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体验。后来,她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开心大笑,有时候甚至是在那些公众场所,也会和朋友一起放声笑起来,也不会在意别人的目光。小静的这种改变就是“群体去个性化”在起着积极作用。可见,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内向、胆小的人,就可以多参加一些活动,认识一些外向的朋友,挖掘自己外向、开朗的一面。

(四)单位工作

对于我们来说,工作单位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支撑,也是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小张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踌躇满志地进入了新公司,想要在此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刚开始,小张工作很努力,虚心向前辈和领导请教,认真仔细对待安排的每一份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小张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他的同事们都很“佛系”,每天只完成自己必须完成的工作,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加班,得过且过,尤其是在团队工作中特别敷衍,缺少了一份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但是他们却很少被领导发现批评,好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奔波忙碌。久而久之,在这种氛围的谊染下,小张的责任感也逐渐淡化,做事马虎,少了刚开始的动力。其实,小张这种表现就是“群体去个性化”的体现,在群体中个体意识下降,责任意识淡化。作为员工,每个人都要清楚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而公司也需要谨防“群体去个性化”的消极影响,应当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热情。当员工出现懒怠的情况要及时调整,以免对整个公司造成影响。

  群体去个性化的启示

启示一:辩证看待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现象经常容易出现在群体活动中,这是因为在群体中,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而是“匿名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同时,因为自我觉察和自我控制失效,平常受抑制的行为就会出现。对于“去个性化”这一心理现象,我们要善于辩证地分析看待,既要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又要克服其消极的一面。比较内向、胆小的人,可以多参加一些热闹的、激烈的活动,在充满热情与乐观的群体中,你也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发现自己外向、开朗的一面。而在工作中,领导也可以利用“去个性化”的本质对员工的工作管理进行调整,比如明确每个员工的工作任务并且责任到人,防止员工们产生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启示二:防范去个性化

一个人在单独行动时,往往能从伦理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行为,尽力避免受到舆论的指责。可是在群体中,成员就会感到反社会行为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责任落到群体身上,个人承担的责任就小了,反而会做出平时不会做的事情。要使人们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尽可能减少去个性化的程度。以教学活动为例,老师可以及时调整群体规范的内容,良好的群体规范有助于控制“去个性化心理”驱使下的消极行为,还可以改变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加强“知行统一”促进个体社会化。此外,帮助提高自我意识,也可以有效地减少个体去个性化行为的消极作用。

网上咨询/报名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户口本名字
能联系上你的电话
方便老师联系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