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意象和主体间性的关系

2024年3月5日 发表评论

心理咨询中的意象和主体间性的关系

这段时间再次阅读了张沛超博士的论文《心理治疗的哲学研究》,对论文中描写心理治疗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这一章节的内容,印象特别深刻。这两年跟随张沛超老师初级和中级班的理论和实操学习,以及这两年跟随张荣老师的小组督导和林雅娟老师的个人督导,结合咨询工作的一些临床思考,对心理咨询中意象技术与主体间性的影响和思考,进行简单的阐述。本人学识尚浅,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主体间性的相关研究

胡塞尔在1905年的《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中首次谈到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比昂观点认为,主体间性是试图理解和容纳事物β元素的过程本身。张沛超认为主体间性是一个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中逐渐被广为使用的一个概念,用来指代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人的互动性的本质。主体间性的思潮对任何一种传统的心理治疗力量都产生了冲击。笔者从心理临床的狭义角度认为,主体间性是咨询师在理解来访者一系列经验的基础上,借助自身的经验和感受,对来访者和咨询师共同产生新的经验的过程。

不同学者在研究主体间性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奥格登的主体间分析性第三方和后比昂派的分析性场域。本文从后者的理论结合临床工作来理解和使用主体间性的概念,但分析的重心更多地在于两个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而不完全是它们产生的场域。

朱塞佩.奇维塔雷斯描述主体间性的理论技术手段有反移情、投射认同和活现。

  主体间性与共情及移情的区别:

在客体关系的观点里,咨询师对来访之间所产生的情感和关系,常使用反移情的概念来解释这样的现象,使用共情的概念来联接两个个体,海德格尔(1927)指出,不是首先由共情构成“与……共同”存在,而是首先在“与……共同”存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共情,它包含一种与彼此共同存在的存在。奥格登(1994)认为,使用反移情这个术语来指代精神分析师思考、感受和感官上体验的一切,模糊了一元性和二元性、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辩证的同时性…这与对共情的忧虑是一样的。而主体间性是在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无意识关系进行探索。

  主体间性与主体性的区别:

主体间性是用以描述主体之间关系和互动特性的概念,朱泙漫(2022)指出主体间性的理论包含三个层次:

1.将自我视为独立的主体,克服了神学世界观高扬神性、贬抑人性的倾向。

2.将他人视为平等的主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是多个主体间的关系,而不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或毫无关系。

3.独立而平等的主体之间交互合作,相与或一体的相互成全彼此的主体性。

康德对主体性的具体意涵定义是:每个人都是同样的理性存在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也是人的尊严和道德地位的真正可靠来源。霍布斯认为,主体性无法恰当解决主体间互动与关系的问题,主体性的过度张扬,带着傲慢性的特点,导致人们无法充分关注伦理关系对象、及其态度与反馈等。

所以,主体间性强调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与”关系,而主体性则强调相对关系。

从心理学的发展进程来看,当代学者从关注主体性和认知上的“主-客体”关系,开始转向关注“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把人类认知的对象世界,特别是把精神现象不再看作客体,而是看作主体,并确立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刘将等(2007)指出,主体间性的认识论哲学也改变了“存在”这一哲学范畴的基本内涵.它认为“存在”不是主体性的,也不是客体性的,而是主体间的共存。主体间性作为本体论的观点,是对主客对立的现实超越,主体与对象之间永远都是一种相互理解的过程,也是与主体性相对应的重要概念。

  二、意象的相关研究

意象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的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一书中有句名言:“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斤”。阐述了意象是创作者对生活物料投射情感并进行艺术想象加工后的产物,其构建过程是客观事物情感化,主观情感对象化。

在心理学领域里,荣格较早使用“意象”这个词,申荷永(2011)认为意象一般是指原始意象。原始意象,是表现集体无意识原型的意象。有时候,原始意象可以说是等同于原型的。原型是一种先验性的、抽象的、共性的概念,是形式的,不是具体的,是无法被感知的,意象则是生动鲜活的具有心理意义的图像,意象和原型是喻体与本体的关系,原型只有通过意象的方式才能被意识所感知。意象是无意识的语言。笔者认为意象是无意识的内容,是人的心理图画,可以通过语言来刻画和描写。

荣格(1970)认为梦是没有伪装,也没有说谎,也没有歪曲与掩饰,它们总是在尽力去表达其意义,只是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不被我们的意识自我认识和理解。他对释梦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使用原型意象及其象征的理解。意象的世界是整个世界的一半,否则,这一半世界的灵魂是贫瘠的,因为,灵魂的财富以意象的形式存在。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拥有一件事物的意象,那么我们就拥有了这个事物的一半,也拥有了半个世界。

意象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社会生活的,人类自身的,人的创造物,人的虚构物。意象成为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在临床中,意象常常在梦、故事、沙盘游戏、绘画和诗歌等方式中呈现。

意象往往有丰富的内涵和富有情感性。陈植锷(1990)归纳了意象的三大特征:多义歧解性、主观象喻性、递相沿袭性。

象征是一种修辞手段,使用具体的物体来表示或代表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意义。象征包涵了感觉和意象,荣格认为,象征是一种“有意义的意象”,是促使心理变化的工具。意象通过象征的方式,象征式的语言,搭建咨访关系的桥梁。

  三、“八方舞台模型”的相关理论

张沛超老师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中,创建了易心八法,其中的一个技法是“八方舞台模型”理论:咨询师与来访在当下的咨询空间中(北舞台),开始谈及当前生活(西舞台),自由联想起了过往童年相关的经历和感受(南舞台),以及一些相关的梦和幻想的故事(东舞台)。四个舞台配合四个旁白的表达,舞台的幕布拉开,空间也得以展开。来访在八方舞台的荧光灯下,多个人格面相得以照见、呈现,原来被折叠起来的一部分情感得以看见。

张沛超督导教学的现场,常常使用舞台剧的方式,借助八方舞台的形式,上演来访多个故事的情景剧,将来访多个自我角色的形象逐一展现,内在心理全景被充分演绎后,其有机会认领这部分的自我,得以整合。张沛超老师形容这是:视一切为客体,视一切为自体,视一切为“一切”,视一切为一一。咨询师帮助来访其中隐藏的一部分人格得以登台,在舞台中被足够的理解和看见后,其中一部分的副人格可以安然下台退出舞台,不再对主人格进行冲突和干扰,各自归位。

具体操作中,当一个来访谈到自己早年跟哥哥的冲突的时候,张老师督导中的一句简短问话:你想/你希望?将来访从童年的“南舞台”,转到了他的幻想(愿望)的“东舞台”,来访对哥哥一部分攻击的情感,得以登台和表达,被僵化的一部分的人格有机会被看见和消融,心理能量得以回归和凝聚。

意象、八方舞台和主体间性的关系:

在咨询空间下,借助舞台的空间和场景以及场景间的交换,形成了咨访主体间性的场域,也在此基础上,理解来访各个人格故事,意象有机会在这居间中生成和转化。

  四、案例片段解析

在对来访症状的理解上,张沛超老师认为边缘的人格问题源于自体和客体影像片段化,无法区分自身与他人的边界。躁狂是因为心理空间发生碎裂或坍塌的情形,无法区分内在刺激与外在刺激形成了幻觉,而心理治疗逐步逆转这个过程。而承启析是在工作中为来访的坍塌的心理空间撑起一片得以休整的空间,将碎片化的“事故”一针一针地编织成一个一个故事,透过象征化的语言,归还来访一个整体的、新的意象故事。在督导受训过程中,张荣老师多次提醒笔者要一步一步地使用“承”的方式,减少过早或者过多的解释,在一片荒乱和瓦砾之间,为来访铺成一块块有立锥之地的瓷砖,往前寻找属于来访的容身之地。林雅娟老师常指出,当来访在维护自恋的时候,或者移情发生攻击咨询师的时候,理解来访的防御或者攻击背后的需要,而不是与来访攻城略地,争夺对错与好坏的大旗。无论是边缘人格空间的不稳定、还是躁郁空间的坍塌,张荣老师使用承之法为来访推开空间,林雅娟老师使用承与析结合来托举来访的空间,借助这个空间的创建,咨询师得以与来访者继续前行。而上文的八方舞台转换,也是在承启析的基础上推进的,因此,张沛超老师所提出的承启析理论、以及八方舞台模型理论,为来访与咨询师之间,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主体间性而努力,专注于此时此地的场域中情感功能活现的表达。虽然“八方舞台模型”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咨询手法,但它镶嵌在来访故事背景和承启析的推动之下,下文视其为意象和主体间性的背景理论,不作为重点讨论。

意象是来访的心理图画,借助语言象征的表达方式,在承与析之手法的使用,立体形象地呈现来访丰满的情感世界和生动的故事情景,从而转化来访心理内容。下面借助一位边缘人格的来访和两位躁郁来访的咨询案例片段,进一步阐述意象结合承与析之手法所使用时,对来访的心理空间和主体间性所产生的影响。

  片段案例一:

来访Z是一位27岁的女生,描述人际关系中有冲突时总感觉到很委屈,很努力地工作,害怕工作出错,担心工作中表现不好被投诉或者扣分。

来访者:我很怕身边的同事很爱说话,他们跟我说话的时候,我不得不装作认真地听他们说,但我内心是不想听的,我知道我自己这时候只能做好工作这一件事,我无法跟其他同事一样,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聊天的。但我的领导或者同事,又觉得我在工作中可以不需要那么多导师的培训了,我可以一个人去处理了,然后他们就真让我一个人去做了喔。但他们不知道,我只是表面看起来还可以的样子。我内心不是这样的,我其实是很需要有导师来帮忙的,因为我得到导师在身边帮忙的时间是很少的,后面真的是我一个人了。

咨询师:虽然你一个人独自面对工作时,内心感觉到很慌,但你一次又一次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努力地把自己撑起来,维持自己的稳定和平衡,表现得冷静和有能力,就像在上舞台前,你深呼吸一下,然后上到舞台上,做好一名演员的出色表演。当你的同事坐在你旁边的时候,你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的精力来回应同事的聊天,以表达你的礼貌和热情,但你心里是火急火燎的,恨不得马上停止交谈,专心回到你的舞台上,出色地表演好自己。

来访者:(沉默片刻,流泪),我其实是真的撑得很难的,如果不是每周来你这里,我是真的无法撑下去的。不来你这里,我无法想象我怎么撑下去,我在舞台上真的很累。

咨询师在这一刻看见Z在工作中苦苦撑着自己在舞台上独舞的意象,就像她平时以120分的精力投入工作中,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时候,是容不得任何出错的。出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故,Z极力地避免任何可能的出错,在独舞的时刻,没有任何多余的精力关注舞台外的事情,包括闲聊。咨询师使用了一个“舞台”的意象,为Z撑开了内心的图画,这在咨询师和Z之间,与Z一起,在这幅图画中看见了撑得很辛苦的自己,对她“努力”与“辛苦”的两部分人格进行刻画,也为她几乎要崩塌的心理空间,撑开了一些空间。

与此同时,咨询师使用全景式般的内描镜头,与来访站在一起,观看她此时此地感受,一种平等交往、彼此理解式的主体间互动发生着。

有时,来访也会把一些潜在的意象带过来,她试图指出“正在发生什么”,以及那些可能限制他们各自心理成长可能性的事情。

来访者:我会很关注一些负面新闻的事件的进展,每天忍不住去关注事情的发展。就像是十几年前发生的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那个妈妈,自己的老公和儿子都为了救车上的旅客而被劫匪杀害,就觉得那个妈妈以后怎么过呀,即使后面政府有赔了一笔费用,但老公和儿子都没有了,这个妈妈一个人活着,真不知道怎么说。还有一个男的,在这事件中腿残废了,回到香港,报道说他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都难,政府也没有管,如果连一份合适的工作都没有,他一个人要度过后面这几十年,生活就挺什么的。

咨询师:你很关注这些负面新闻的事件,正如你心里一直关注菲律宾劫持事件后,这些游客后面的生活情况,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情况如何,你透过观察他人在遭受这些天灾人祸或者一些意外事件后,政府或者社会对他们的照顾和抚恤是怎样的,以观察自己是否在一个有安全保障的政府保护下生活。

来访:是的。我们小区因为物管公司对顶楼的一些住户在楼顶私建喊停,触犯了这些人的利益,然后这里面有一两个人带头筹建立了业主委员会,最近准备筹建新的物管,赶走旧物管,就挺什么的。

Z常常感觉到不安全的、被迫害的、孤立无援的焦虑感,此时,虽然她谈及的是观察外在环境的现实状态,但她的心里充满了各种危险的意象——Z想象了事件后幸存游客面临孤苦伶仃或者缺衣少食而艰难生活的画面,Z对自己小区业主委员会的一番操作,也想象了很多危险的场景,一场艰苦难耐的舞台剧正在上演,于是,咨询师眼前出现了一幅意象之景:来访内心的田野正在疯狂生长着焦虑的蔓藤,蔓藤不断地伸向其它的地方,逐渐来到来访的脚边。主体间性是被用来一种较少诠释性而较多人文性的心理干预方法,所以,咨询师没有诠释她感受到的威胁而是使用了解析。解释(explanation)这个词组的意象本身,就带有将事物本质分析清楚的强烈意愿。而解析(interpretation)一词,因为有了“inter”这个词缀,蕴含人与人或物体之间的交互和交流,是在两者间展开的理解,于是出现了一个“间”的意象。心理治疗过程发生在治疗师和来访之间相互影响的场域之中,此刻,咨询师正在两人的意象居间中,借助Z想象游客回归生活后,孤独、艰难竭蹶的痛苦场景,从而探头进来看到了Z内心惶恐不安的“事故”景象,利用咨询关系当下的空间,把她内心漫山遍野焦虑的蔓藤,借助她被安全照顾这一个愿望的路标,有了一条可走的道路,而不是被蔓藤所覆盖,从事故中走向故事,从“东舞台”移步到“西舞台”。

  片段案例二:

来访是一位30岁女生S,带着医生评估为双相情感障碍前来,目前在家休养中。

来访者:我前几天跟爸妈和舅舅家一起陪外婆出去玩,感觉也还好,回来睡了三四天,真的很累很累,我一直睡,一直睡。前两天终于才感觉好了一些,但这两天又感觉到有些烦,就不知道做点什么,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我以前发作像这个样子的时候,就会在网上买很多东西,把自己的房间重新刷了一遍,买了4个新柜子,但现在感觉这样也挺浪费钱的,而且房间该买的东西,我上次已经买齐了,所以我这两天就感觉挺烦的。

咨询师:前几天你陪着外婆一家出游,你就像一个人在来人往的大街上走着,这个集市真的很多人,见面的寒暄声、吆喝声、讨价声、东家长西家短的攀谈声,你不得不应对这些声音和这些声音的人,你觉得很吵闹,让你感觉到很累。赶集回家后,你终于可以好好休息远离这个集市,当你休息了三四天后,精力恢复了一些,一个人也呆得有点腻了,也想重新到集市上溜达溜达一下,找一两个人来聊两句,解闷解闷,突然发现大街上一个人也没有,空荡荡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觉得挺无聊,有点孤独。

朱塞佩.奇维塔雷斯(Giuseppe Civitarese)认为,咨询师的主体不可避免地对来访产生影响,而来访主体性将会影响咨询师主体性,反过来将会进一步影响来访的主体性。而这个意义是由两个主体共同创造的。任何一方的经历、经验、知识、谈话的过程都将影响意义的生成。咨询师将集市这个意象来理解S躁郁的感受,同时也将S内心对于身体生病的恐惧,一并镶嵌在集市的意象背景中。S在后面的几次咨询中(也是最近几次),一方面在抱怨跟家人相处的愤怒难耐,一方面依然每天坚持跟他们吃饭,但同时指出:“我这几天在考虑怎么跟他们保持一个合适舒服的距离,也思考跟他们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感觉好一点”。S开始使用集市的意象,愿意忍受跟家人呆一起的不舒服,因为理解自己的集市里面不能没有一点人气,但也知道不能太多人,适当保持距离,让集市不太喧闹(也在使用集市的舞台背景进行出演)。

咨询师不是解释来访的躁郁的心理机理,而是在互动中理解来访的心理生活,这实质上是张老师常讲的现象学的方法。

  片段案例三:

高三女生Y,来的时候情绪很低落,有自残行为。父母自顾不暇。

来访者:我做了一个梦,发现自己一直向下掉,掉进一个黑暗的洞里。很可怕。

咨询师:一直往下掉,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是挺害怕的。

来访者:老师,怎么办?我不知道怎么办。

咨询师:身体的感觉越来越不能像过去那样熟悉和有掌控感,你会感觉到很惊慌,很想跟我一起探讨一个办法来应对。

来访者:嗯。

咨询师:你能说说在往下掉的时候,看见身边有些什么,或者感受到有些什么嘛?

来访者:往下看见了一棵树,很大的、伸向下面的树,不知道有多深。我一直往下掉。

咨询师:你看见了一棵树,这颗树就在你旁边。如果一直往下掉,会看见什么呢?

来访者:(沉默几秒),我掉在了树丫上了。

咨询师:你被树丫托住了,这一刻你可以依靠树丫来缓一缓自己了。如果你靠在树丫上,往下看,那是什么模样?

来访者:我看见底下是一个湖,下面有水。不知道深浅。树根周围没有水。

(咨询师与来访讨论湖水和树丫离地面的距离等具体场景后。)

来访者:原来觉得湖水很深,现在站在湖边,觉得湖水也还好,到小腿的位置。

咨询师:湖水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深,甚至是可以走过去的。。。。。。如果你走过这个湖,会看见什么呢?

来访者:看见前面悬崖边,有一个小出口。

此时,这是Y跟咨询师刚工作的第三次咨询,在面对她的跌落之梦的时候,咨询师内心很犹豫是否继续跟她下跌探究一番,还是回到安全的地面上来。思考到如果咨询师和来访达到情感的共鸣、接触的交点、意象的汇合、创造意义的体验共享时,无意识的心灵和思考能力就会增长。咨询师开始借助Y梦的意象,邀请她一起对梦的意象做继续的拓展,不惧怕万丈深渊的种种不确定性,咨询师的勇气和舍身陪伴的决心,而不像她父母对她回避和忽视的方式,这对Y是一个全新的客体与之互动,她有了力量去感受和面对自己的害怕,并与咨询师一起,构造出一个新的空间意象----大树,湖水和出口(新的“东舞台”),在一片害怕的深渊中,容忍不确定性,分析的结果也有了不同的走向,Y也开始学习到容忍不确定和直面当下的方式,去面对她的高考和大学的生活。

在这次工作后她也同意接受咨询师的建议到医院进行评估和服药,在面对精神科医生邀请Y到其医院去做心理咨询,Y还是选择留下跟咨询师工作。咨询师在这次梦的意象中,成为了Y的一棵大树,有力而稳定地陪伴她,而Y的内心中,也逐渐有了一棵树的意象植入,在Y的心里成长,她可以在这棵树上依靠和喘息一下。

网上报名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户口本名字
能联系上你的电话
【备注】发送招生简章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