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出现分歧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对方固执己见,我们难以说服,不妨运用框架效应,换一种表达方式,或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框架效应是指同一个问题因为表达方式的不同,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一心理学效应的基础是“损失厌恶”心理。“框架效应”被普遍运用于生活、投资、教育等不同的领域。
比如,有一种可怕的疾病在社区内蔓延,将威胁到600名居民的生命安全,现在有两种解决方案供你选择:第一种方案是会有200人获救;第二种方案是会有33%的概率所有人都获救,67%的概率所有人都没获救。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呢?虽然第二种方案也是平均200人会获救,可大多数人并不相信概率,尤其是在墨菲定律的影响下,选择概率的结果往往是不好的。因此,大多数人会倾向于选择确定的 200 人获救。因为这样可以规避风险,稳妥而不冒险。
如果我们把这两种方案改变一下:第一种方案变成600人中会有400人死去;第二种方案变成33%的概率没有人会死,67%的概率所有人都得死。你又会选择哪种方案呢?显然,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二种方案,因为第二种方案平均来说也要确定死400人,和第一种方案相同,但第二种方案有33%的概率没有人会死,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
其实,前面的200人获救,与后面的400人死去是一回事;前面有33%的概率所有人都获救,与后面的有33%的概率所有人都不会死,也是一码事。但有趣的是,同一批人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甚至那些在第一个问题中坚定地选择了方案一的人,也在第二个问题中选择了方案二。
这明明是两个本质完全相同的问题,唯一的不同在于表述的方式——第一个问题说的都是获救,这是从收益的角度来说的;第二个问题说的是死去,这是从损失的角度来说的。这便是框架效应——不同的表述方式导致了完全不同的决策行为,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述,会导致不同的决策行为。
人们在做决策的过程中,都有一个依赖和参考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表述方式。我们在表达同一个问题时,从收益的角度来说或者从损失的角度来说,往往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框架效应来表达呢?
第一,好事分开说。如果我们有两件好事情发生——升职加薪和股票涨了,准备回家与亲人分享,应该怎么表达呢?如果两件事情一起说,家人们可能会特别特别开心。但两件事带来的开心往往无法持续太长时间。正确的表达方式是应该先说股票涨了的事情,因为股票的波动较大,今天不说,明天可能就跌回去了。这样,家人们会因为股票涨了的事情开心好几天。几天后,再告诉他们升职加薪的事情,这样开心又会多几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次极大的开心,不如两次很大的开心。
第二,坏事一起说。如果我们有两个坏消息要告诉家人——股票跌了和被解雇了,最好可以两件坏事一起说。因为当我们告诉家人股票跌的时候,家人已经陷入难过的状态,再说被解雇的事情,此时家人只用难过一次就行了。他们可能会想,反正已经够糟糕了,再糟糕也不过如此吧。相反,如果我们分开来说,先告诉家人股票跌了,家人一定会难过一段时间;等到心情快要恢复的时候,又说被解雇了,那家人的难过必然到达顶点,而且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第三,大好事、小坏事要一起说。我们经常会听到“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这样的问题。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先听哪一个,而是要不要一起说。比如,升职加薪和手机丢了同时发生,那么就需要同时告诉家人。因为家人一定会认为升职加薪是大好事,而手机丢了是小坏事,所以,整体来说还是会很开心的。如果仅仅告诉家人手机丢了,那么家人的反应肯定是消极的。
第四,大坏事、小好事要分开说。如果我们有一件大坏事和一件小好事要告诉家人,比如,被解雇了和捡到手机了,应该怎么说呢?如果一起说的话,显然只会让家人感受到大坏事带来的痛苦,而忽略小好事带来的喜悦。所以,最好还是分开来说-—先告诉家人自己被解雇了,再说捡到手机的事情,这时或许能够给家人带来一丝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