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模块性:认知科学的发展观》

2019年10月10日 发表评论

《超越模块性:认知科学的发展观》

译者序
《超越模块性——认知科学的发展观》是A·卡米洛夫—史密斯(Annette Karmiloff- Smith )所著的一本有关儿童认知发展问题的专著,1992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在1995年获英国心理学会优秀著作奖。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学生,获日内瓦大学博士学位,并曾作为皮亚杰的助手之一协助皮亚杰工作。在日内瓦大学学习、工作13年以后,她离开了日内瓦,但仍继续从事正常和异常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现在,她是伦敦的儿童卫生研究所神经认知发展组的教授、主任,带领一批研究人员研究婴儿和幼儿的心理发展。她出版过6本著作,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120篇论文,并在世界各地的学术会议上做过许多次主题报告。她的一些论著已被译成日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希腊文、匈牙利文、希伯来文。现在我把她的《超越模块性——认知科学的发展观》一书从英文译成中文,奉献给中国读者。
虽然作者把书名定为“超越模块性——认知科学的发展观”,但它不仅仅针对心理的模块性问题。在书中作者主要论述了她对认知发展机制的看法,内容涉及先天与后天、领域特殊性和领域一般性等有关认知发展的基本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她显然采取中间立场。她明确表示先天论和建构论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她企图使人们相信调和先天论和建构论是可能的。她的工作是要把两者的某些方面整合起来,建立一个既包含先天论观点,又包含建构论观点的理论。
先天和后天、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相对作用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中一个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当今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一样,卡米洛夫一史密斯强调个体心理发展中先天和后天、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性,但她并不完全同意皮亚杰后成建构论的观点。她认为皮亚杰关于人类新生儿和婴儿的观点已受到严重挑战。实际上,人脑最初的构造和功能要比皮亚杰设想的复杂得多。许多研究表明,人类心理的各个领域都有其先天的基础。这些先天基础是什么?概括地说,卡米洛夫一史密斯认为是对特定输入的注意偏向和加工原则。最初的偏向把婴儿的注意引向某些输入,建立有关的表征。先天的原则制约着婴儿对这些输入的加工,并决定以后学习的性质。书中作者引用了许多研究材料来证实,在语言、数、物理、心理和符号的使用等各个不同的领域中这些先天素质的存在和它们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过这些先天的素质只是一种倾向和概略,而不是像先天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详细的规定和预成的知识。一个系统中先天规定得越多、越具体,这个系统以后的灵活性、创造性就越少。而且,虽然先天的倾向性引导着婴儿早期的发展,但她认为我们也不应该像先天论那样排除后天的建构过程,或给建构留下很小的余地。不论先天成分是什么,只有通过环境的推动才能成为能力的一部分。环境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触发器。即使在先天规定得比较详细的语言领域,先天规定性单独也不能解释语言的习得。
卡米洛夫一史密斯特别强调个体内在的变化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她在书中反复论述了表征的发展变化问题,提出了表征重述(RR)模型。这是全书的重点。她认为相同的知识可以多重水平和形式加以表征和储存。人类对知识的表征有四个不同的水平。第一个水平,她称之为水平I。在这一水平上表征是对外在环境中的刺激材料进行分析和反应的程序。信息以程序方式编码,包含在程序中的信息是内隐的,且相互独立。这种表征能产生正确的行为,达到行为的成功,即行为掌握。第二个水平是水平E1。这时的表征已是外显的,它的组成成分已可用作材料进行操作,且变得灵活,但它还没有通达到意识,还不能用言语报告。第三和第四个水平是E2和E3,这时表征已通达于意识,并能用言语加以报告,同时,和其他方面有跨领域的关系。她认为表征的变化,就是通过表征重述逐渐把程序中的内隐信息转变为外显知识,逐渐变得能为认知系统其他部分利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内、在整个一生中一再发生。在表征重述问题上,她强调人类知识表征的多重性。人类以不同表征形式重复地表征信息。其中行为掌握是表征重达的必要条件。作为行为掌握之基础的表征达到稳定状态后,表征才得以重述。但发展不仅仅停留在行为掌握,人类要超越行为的掌握,发展出不同外显水平的表征,最终达到元认知、元语言的反思,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这是人类认知的特点,人类认知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由此而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把儿童称之为小小的语言学家、小小的数学家、小小的物理学家,等等。在表征重述问题上她强调的另一点是,表征重述是自发的、内源引起的。儿童不是由于对环境有更多的信息,不是通过从外部环境中寻找进一步信息而从水平I发展到较高水平的表征形式的,它是处在稳定状态的系统自动地改进自身的过程。变化常发生在成功之后,而不仅仅是随着失败而来。它可以在没有矛盾的条件下发生,而且矛盾也不会自动地引起变化。因此,RR模型是一个关于人类特有的从内部利用已经储存的知识,而不是通过利用环境来丰富自己能力的假设。当然,卡米洛夫一史密斯并不否认,表征变化也可能通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外源影响,在失败的条件下发生。但是当变化是由外源引起时,它必须包含内部的变化,经历表征的重述。这种内源的由成功驱动的变化观显然和其他许多发展学者,包括皮亚杰的观点不同。

网上咨询/报名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户口本名字
能联系上你的电话
方便老师联系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