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哈里·哈洛的核心思想与重要影响

2021年12月7日 发表评论

哈里·哈洛

Harry Harlow生于1905年,出生地:爱荷华州,费尔菲尔德。

卒于1981年,逝世地:亚利桑那州,图森。

毕业于里德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核心思想

哈里·哈洛(Harry Harlow)最经典的研究,主要探讨如果恒河猴从婴儿期起即没有被母亲抚养而长大,将会出现哪些行为特点,很多人对此都较为熟悉。在这一研究中,他一方面设置了使用金属线和木头制作的替身妈妈,另一方面设置了使用两端留有绒穗的布料制作的替身妈妈,看小恒河猴会喜欢哪个“妈妈”(只有金属线和木头制作的替身妈妈提供奶水)。但是大众不那么熟悉的,是哈洛研究的广度,除了比较“布料”替身妈妈与“金属线和木头”替身妈妈之外,他还做了很多科学实验。事实上,哈洛所开展的大量工作,对于深度探索依恋和同辈关系领域大有裨益。

在哈洛最重要的研究当中,小恒河猴更加渴望布料妈妈所带来的舒适接触,对于提供奶水的能力则不那么珍视。当然,坐在布料上,比坐在金属线和木头上要舒适得多,这完全说得过去。只不过,小猴子竟然如此被布料替身妈妈所吸引,尤其是在受到惊吓时更为如此,这一事实对于科学家探讨依恋是有所启发的。我们在人类儿童身上也能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他们非常喜欢毛绒动物玩具或者其他毛绒玩具,玩耍时感到十分舒适。哈洛的研究结果与精神分析学之前就母子依恋关系提出的“碗柜模型”理论背道而驰,后者认为,仅仅是因为母亲为孩子提供了照顾并且满足了其基本的生理需要,所以双方之间才能够产生情感联结。哈洛的研究结果与行为主义者提出的理论模型亦有所差异,后者认为,孩子是因为受到了条件作用才与母亲产生依恋的,具体而言,就是由于孩子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受到了积极的强化和条件作用。不仅如此,哈洛的研究成果也对当时大众的固有想法提出了挑战,当时人们普遍误认为,过多的身体上的爱抚和照顾会宠坏婴儿。另外,替身妈妈的存在还使得小猴子更加勇于冒险。当替身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小猴子在探险过程中会更加健康向上,这表明,强烈的依恋能够提供舒适感,并且为个体的安全感奠定了基础,后者又使得个体充满自信,为人处世更加独立自主。

哈洛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我们与那些深爱的面孔之间存在着多么强烈的依恋。每个布料替身妈妈的面孔都稍有区别,而每个小猴子不仅能够识别出属于自己的替身妈妈的面孔,而且,相对于其他相似的面孔而言,还对该面孔表现出明显的偏爱。

哈洛还探究过“同辈”在依恋和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这并未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注意。在一个实验中,哈洛比较了那些仅仅跟母亲接触过的猴子与仅仅跟同辈接触过的猴子。两组猴子的表现都不是特别理想。跟母亲接触过的猴子,没有能够发展出健康的社会行为;当与同辈接触时,它们会有所闪避,甚至会变得极富攻击性。而仅仅跟同辈接触过的猴子,会非常依赖于伴随自己长大的同辈,唯其马首是瞻,对于其他未曾谋面的同辈则充满敌意。总体上而言,与仅仅跟母亲接触过的猴子相比,它们非常易怒,而且更加焦躁不安。

在哈洛的研究中,最令人振奋的,是精心挑选的猴子“心理咨询师”的加入。这些担任咨询师角色的猴子会与那些先前被隔离的猴子接触,执着地黏着它们。很快,那些先前被隔离的猴子,也会反过来黏着“心理咨询师”,它们的行为看起来也会更加正常并且具有社会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与其他猴子的交往方面,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它们仍然还是更加容易受到压力的不良影响。

哈洛强烈地感到,他所揭示出的深层次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的经验。引人注目的是,他曾说,自己研究的焦点是“爱”,而不是“依恋”,虽然,很多理论家都无可争议地更加青睐后一个焦点。尽管如此,哈罗本人却很少动感情,而且,他公开地承认,自己并不喜欢动物,对于那些参与实验达数年之久的猴子也并无喜爱之情。部分人认为,哈洛的实验从本质上来说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

  重要影响

哈洛对于猴子依恋的实验直接影响到了后世探讨人类依恋的研究者,其中包括他的学生约翰·鲍比和玛丽·爱因斯沃斯,两人因为探索不同的依恋风格而享有盛名。举例而言,爱因斯沃斯开发了一个叫“陌生情境”的实验,数十年间都被用于研究儿童与其父母或者抚养人之间的依恋类型,并且去观察他们在压力情境下的反应。实验参加者一般是12个月到24个月大的儿童。实验的具体程序是:首先,当着抚养人的面,向儿童介绍一名陌生人;之后,抚养人离开,让儿童与陌生人独处;接着,抚养人回来,同时陌生人离开;再之后,抚养人再次离开,而陌生人再次回来;最后,儿童会与自己的抚养人重聚。研究者会通过双向镜观察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反应,尤其会注意儿童的情绪反应;他们抚慰自己然后安心玩耍的能力;以及他们被陌生人以及/或者抚养人成功抚慰的能力。爱因斯沃斯将她所观察到的模式加以归类,分成“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后者又被细分为“不安全-回避型依恋”模式(儿童基本不会表现出任何的情绪反应,与他们的抚养人也不进行任何联系)和“不安全-抗拒型依恋”模式(儿童因为分离而感到痛苦,即便抚养人回来,他们也难以得到抚慰)。之后,爱因斯沃斯的一名同事,玛丽·梅恩(Mary Main),又加入了一个“混乱型”依恋类型,指的是儿童在见到抚养人回来之后,既表现出受到压力的信号,又混合有杂乱无章的行为。爱因斯沃斯通过自己的这些科研工作,在创建依恋理论的过程中立下赫赫之功,该理论认为,年幼儿童与主要抚养人之间的依恋的强度,为个体将来在很多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爱因斯沃斯所发现的具体依恋类型,对个体后续的人格特征、情绪健康和人际关系皆产生了显著影响。

不论你仅仅与婴儿待过一个下午,还是相处达十年之久,你或许都可能知道:婴儿喜欢被人抱着。亲密的接触、温暖和亲近,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抚慰他们。事实上,拥抱婴儿通常是唯一能够阻止他们哭泣的方法,这对于已经几周没有睡个好觉的家长来说,是非常令人沮丧的。

新生儿的家长通常会被不计其数的正确育儿方法“狂轰滥炸”,而且,很多新妈妈如果没法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会感到十分羞愧和焦虑,因为她们误以为这会影响亲子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但是,真正能够让母子建立起紧密联系的,其实是因为喂养而带来的爱抚和舒适,并非奶水传递本身。所幸,这让那些在血缘上并非亲生母亲的人,也有了与孩子建立起紧密联系的机会,尽管他们在喂养婴儿时使用的可能是瓶装母乳或者配制奶粉。

哈洛的研究中,那些从小没有被父母抚养的猴子也迫使我们去思考,早期的依恋质量将会如何深刻地影响日后的依恋。哈洛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被爱过,那么我们再去爱别人就会比较困难。或许,你的家长完全不愿意表现出温情,他们的冷峻和严苛会被解读为拒绝。又或者,也许他们甚至会对孩子暴力相向。那么,当你在青年时代竭尽全力寻找爱时,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表达亲密的情意,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如何在亲密关系中把握分寸,又或者,爱的感觉究竟是怎么样的。或许,你会过度补偿,只要有人赞美了你,你就会迫不及待地投入一段感情当中。或者,也许有些人对你非常好,而你也十分关心那个人,但是对你来说,他对你的关照是非常陌生的事物,以至于你感到心里不舒服。那些从来没有被公开地爱过的人,当他终于得到了别人的爱时,反而会感觉不知所措,这并不罕见,而且,他们还可能感到非常疑虑,并且局促不安。

假设你的父母对你并不是特别关爱,那么,当你有了自己的孩子时,你可能就会产生与上一段所描述的相似的感受。在向孩子表达爱意时,可能你会感到自己没有“脚本”可参照:“我是不是表扬得太多了?”“我感觉自己哄小孩时特别不自然。”“真的有人会在睡觉前对孩子说‘我爱你’吗?”“到学前班去接孩子的时候,我要抱抱他吗?”你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而且你也希望自己的喜爱之情能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但总是难以如愿。哈洛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你的基因,而是你在童年阶段的依恋关系出现了问题,必须加以克服。

不过,好消息是,这种问题是完全可以得到解决的。正如哈里·哈洛实验中的猴子“心理咨询师”一样,在你的生活中,其他人同样能够给予你鼓励性的、充满耐心的、感同身受的支持,从而让你的生活发生变化。这些人可能是视你如己出的你高中好友的父母、结交的第一名知己挚友、邻居或者同事、爱人,或者是心理咨询师。过往的错误可以被纠正。

童年时期缺乏温暖和关爱,造就了今日之你,但是,这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故事的终结。

网上咨询/报名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户口本名字
能联系上你的电话
方便老师联系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
心理学家哈里·哈洛的核心思想与重要影响" aria-errormessage="wpforms-40324-field_10-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