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就是爱》免费在线阅读

2019年10月15日 发表评论

《宽恕就是爱》免费在线阅读

宽恕就是爱 作者:(美)保罗·费里尼 玲莹 若水 译

宽恕十二招 无条件的爱

二部畅销全球的心灵手册

迷茫苦海,飘摇情天;

纷纭世事,抚攘红尘。

“心灵小料理”与你风雨同舟……

宽恕就是爱,爱是无条件的!

当你准备宽恕时… …

宽恕十二招

考验,不过是你过去未曾学会的一些课题,如今再度现前,如此,你才能在过去选错之处,重作一个更好的选择,藉以摆脱旧有的选择所带来的一切痛苦。

宽恕不是一个行动而已,它是一连串的“正念”所累积出来的“心胸”,这不是听几次演讲或读几本书就能获得的经验,因它与个人的无知、恐慌、逃避、自责、封闭、抗拒等等隐藏的心态有关,我们必须一个结一个结地化解掉那些内在的障碍,才可能体验出宽恕的真谛。书中很少说教或告诫的口吻,字里行间充满着宽容、谅解以及尊重,使读者能毫无戒心地聆听,不知不觉地被引领入心灵的密室。

宽恕就是爱,爱是无条件的!当你准备宽恕时…… 宽恕十二招,无条件的爱,二部畅销全球的心灵手册!迷茫苦海,飘摇情天;纷纭世事,扰攘红尘。“心灵小料理”与你风雨同舟……

保罗·费里尼(Paul Ferrini),《奇迹课程》的资深讲师,出版过很多畅销著作,因通晓老庄易经等东方玄学,故他的作品多具禅味,又处处落实于身心的成长,他以宽恕和爱来治愈人们的恐惧和羞愧,教人以开放心态接纳自己和别人的神圣自性,进而欣然面对日常生活的挑战。著有The Twelve Steps of Forgiveness;Love Without Conditions;The Silence of the Heart.等脍炙人口的著作。

译者序一:宽恕的真谛

若 水

《宽恕十二招》 的基本构思,是根据美国家喻户晓的“戒酒无名会十二步骤”(The Twelve Steps of Alcoholics Anonymous)而写成的。无名会的成功秘诀即在于他们看清了一点:酗酒的人不是不知道酒精的危害,也不是不想戒酒,只因他们心中有很深的创伤,想要逃避;很深的空虚,有待弥补,才会欲振乏力。因此无名会的首要任务便是协助酗酒者面对真相,他们必须先承认自己是个酒鬼,接受自己所犯的错,然后才可能重新做一选择。藉助于某种超越的力量(不限于某一宗教),找回生命的尊严,在同病相怜的会友的扶持下,开始新的生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每个行为或习惯都是千百个意念在时空与经验中逐渐累积成形的,若不扭转那误导我们至今的念头,即使明知自己需要改变,也会提不起劲儿来,我们不都曾感受过这种挫折?

恐惧与愤怒,和酒精一样,也是一种“瘾”,它的毒根早已蔓延到我们的血管或筋骨里了,我们想要断根都不易找到一个下手之处。这些年来,我四处介绍《奇迹课程》的“宽恕”理念时,便常听到读者的叹息:

“我又不是圣人,为什么要宽恕对不起我的人?”

“我知道应该宽恕别人,也很想宽恕自己,但就是做不到!”

“我觉得我已经宽恕了,为什么还是这么痛苦?”

宽恕不是一个行动而已,它是一连串的“正念”所累积出来的“心胸”,这不是听几次演讲或读几本书就能获得的经验,因它与个人的无知、恐慌、逃避、自责、封闭、抗拒等等隐藏的心态有关,我们必须一个结一个结地化解掉那些内在的障碍,才可能体验出宽恕的真谛。

《宽恕十二招》 便是循序渐进地为我们“解结”的一套指南,它将《奇迹课程》 的365课练习归纳为十二步骤,脉络分明,易于遵循。最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很少说教或告诫的口吻,字里行间充满着宽容、谅解以及尊重,使读者能毫无戒心地聆听,不知不觉地被引领入心灵的密室。

周玲莹女士在总管奇迹信息中心的杂务之余,还能抽空把这本书翻译出来,与她的朋友分享,实在令人欣慰。她这一两年来生活上神奇的转变,不啻是《宽恕十二招》一个活生生的见证,书与人真可谓是相得益彰。

若水识于加州如客陵星尘轩

译者序二:找回自己内在的爱

周玲莹

这本书虽小,却花了我二年的时间翻译,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离奇的事件,把我从里到外剥了两层皮,让我仿佛脱胎换骨般地变成了另一个人。而且,若非这个转变,我是无法将此书蕴含的灵性译出的。

二年前,我参加若水老师主持的八天静观避静活动,《宽怒十二招》的原文书是避静省思的主题。当时的我,在商业界混了将近二十年,脑海中都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必然的生活准则,因此我的内心随时充满着忧惧与愤怒,表现于外的则是喜怒无常。我总觉得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殊不知最亲近的家人朋友才是我的受害者。长久下来,我终于受不了这种生活方式,急于找出脱困之道,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在静观避静活动中,若水老师一再谈到“爱”与“宽恕”,我内心的疑团随着活动的接近尾声而日益扩大:何谓“爱”?为什么我找不到自己的爱,它从何处来?我当时最深的感受是:周遭的人都是带给我痛苦的人,我真的看不出他们的爱,也找不到自己的爱,更无法把爱给出来。那么,我如何了解“宽恕”的含意呢?

活动结束时,若水老师听到我的疑惑,干脆把原文书交到我手上,她说:

把它翻译出来吧!我相信你会在翻译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宽恕的意义。

我自认无翻译的本事,但内心对“爱”与“宽恕”的那股好奇心远胜过自己的恐惧,于是我接下了这份挑战。

刚开始翻译,每当看到书上说“宽恕自己”,我的内心就会冒出无名怒火,心想:“哼!我的苦都是别人害我的,因为他这样说或那样做而造成的,根本不是我的责任,为何我要宽恕自己?”

到后来,我实在无法接受这个观念,便愤而把书丢开,不肯再碰它一下,视它如眼中钉。然而“宽恕自己”的这个疑惑却始终盘桓在我心田里不肯离去。就在此时,我与先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我认为冲突是肇始于对方的不讲理,不肯以同理心来看待我,一切都是对方的错。

在口角争吵至最激烈时,我突然分裂成两个人,坐在我身旁分裂出来的那个我,冷眼看着正在大声辩解的我,说:“这个女人,我一点都不喜欢她,无论她说得多么有道理,光是她说话的语气、声调、态度,我就无法接受她。”

这个突发状况与觉察,让我当场吓了一大跳,立即悟出我可能真的需要宽恕自己。然而,我仍不肯相信自己原是这样的人。接下来数天,我一直处在这种分裂状态,冷眼旁观着自己的一言一行,其中一个我说:“看!这就是你!”

另一个我说:“不!我绝不是这样的人!”

我的内心不断抗拒着,想起《宽恕十二招》书中所说的“接纳自己的现状”。我才不得不对自己说:“好吧!我承认那就是现在的我!”说完,很奇怪地,那两个我立即合而为一,分裂的现象不再出现,我也走出了人格分裂的疑惧。

发生这件事以后,我的注意力及好奇心开始由外在现象转向内心世界的探索,并逐渐看到自己各种不适切的行为以及其背后的恐惧。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些都是我的现状,我害怕得吃不下、睡不着,不知该如何去面对。先生很关心,也很担心地说:“早就告诉过你,这种灵修的书不要看太多,你看!现在尝到苦头了吧!你还是多看些企管的书吧!”

我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痛苦地挣扎着:“放弃吗?”

“不!好不容易走了一半的路,怎可往回走?而且,如果现在放弃了,我以后一定没勇气再走这条路。”

确定自己的走向之后,内心逐渐平抚下来,并决定在日常生活里,按照此书所说的去进一步觉察自己。因此,在第一招“承认恐惧”里,我觉察到自己在生活事件中的各种情绪感受,并勇敢地面对它们,与它们同在一起。在第二招“了解自己渴望的是爱”,让我进而看到,我与别人的各种“你错我对”的争吵,都是在要求对方的关怀与尊重。我明白自己要的是爱,却用“非爱”的手段去争取,难怪别人无法真心地爱我,而这个内疚也使我无法真心地爱我自己。

《宽恕十二招》就这样带领我慢慢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它与我细细对话,教我如何穿越自己的恐惧走出黑暗,教我如何追寻自我的肯定,教我从要求别人的爱中找回自己内心本具有的爱。那个爱早已存在我心,不曾失去过,只是我把它遗忘了,而且还一直企图从别人那里要。这个爱,正是我赖以宽恕的力量,是我走出黑暗的光明使者。有了它,我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在翻译的过程中,上天为了加强我学习的信心,特别赐给我一位好友杨惠米在旁鼓动我—陪伴我。我们为了深入了解此书,曾一起将书中的观念,具体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彼此分享,受用无穷。渐渐的,我们把往外指责、怨天尤人的那根手指头收了起来,转而反观自己往外投射的内心世界。幸好有这段学习经验为我们暖身,当《奇迹课程》中文版出书后,我们便能很自然地将《奇迹课程》学员练习手册的观念,继续运用在生活中,诚实地自我观照。

此书付梓的前夕,我内心充满了由衷的感激,感激陪伴我度过半生的家人,感谢曾耐心地聆听与鼓励我的朋友,更感谢若水老师不仅给我翻译此书的机会,还仔细地为我审文润稿,使这本小书能以优美而流畅的文宇呈献给读者。

愿我们从此一起在爱与宽恕中成长。

前 言

本书特别把整套宽恕过程编写成十二个步骤,帮助你把生活里的恐惧心态转变成爱。这套宽恕过程不是为了消除你生活中的恐惧,而是当恐惧出现时,帮你穿越过去。

宽恕十二招涵盖了四大要诀。若有人觉得一时难以消化整套的招数,不妨将十二招浓缩成这四大要诀,反复练习,如此再进入全套的十二招,便觉得轻而易举了,

任何一个要诀或招数,若能说到你的心里或打到你的痛处,你可以随时在该处打住,加以深入。请记住,你练习了多少招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深入练习,因为每一招实际上都包含了其他所有的招数。

这本书是一本实用手册,你必须每天、每小时,甚至分分秒秒地把它运用出来,这些招数才能成为转化你生活的工具。如此,你将发现,你付出多少努力,你便能由此修持中获得多少。

运用宽恕十二招是不必凭借脑力的,因为它所含的分析不多,只要你在失去内心平安之时愿意记住那些招数就可以了。你所需做的就只有这样。这一经历会把你带回那始终存在你心里的真相,那是你早已知道但暂时遗忘的真相。

这十二个招数乃是针对你在内心以及人际关系中所营造出来的分裂幻觉而痛下针砭,化解你对自己和别人的错误信念,并除去你的自责和愧疚。它们会把你带回自己心内,带向你的弟兄姊妹和上主那里,最后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们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爱和恐惧之间作选择,那就是平安之旅的起点。内心若不平安,世界和平杳无希望。平安就像爱一样,也是具有延伸性的,它不是由世界延伸到我们心里,而是由每一颗心带给另一颗心,因而遍传全人类。当我们一起开始这趟宽恕之旅的同时,我便已把我的爱与祝福延伸于你了。

简介:宽恕的四大原则

“宽恕”的观念,真正了解它的人可说是微乎其微,我们以为最大的挑战乃是宽恕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其实那只是蛋糕上那层薄薄的糖衣而已。

若你已经宽恕自己,就很容易宽恕别人。但是,若你尚未宽恕自己,就绝不可能宽恕别人。宽恕是要从自己的内心开始.与别人的关系并不大。

若我宽恕了自己,那么宽恕你就不是难事,因为如果我能从心里拔除谴责和愧疚那根刺,就不难献给你宽恕这个礼物。只要我能看到自己的纯洁无罪,便也能看到你的纯洁无罪。

大多数人不断试着宽恕,但总想先宽恕别人,才宽恕自己。这样做反而会滋生真正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被宽恕。不接受宽恕的,大有人在!有些人甚至拒绝相信自己是有罪的!你曾试过宽恕一位自认为无罪的人吗?那是行不通的!无论你如何努力,他就是不肯接受你的宽恕。然而,也有一些人始终心怀愧咎,不断尾随你后,请求你的宽恕,但你就是无法宽恕他们!

甚至当你了解到自己需要被宽恕时,仍然本末倒置地请求别人的宽恕。你能要求某人宽恕你,也许是一位朋友、一位神父或牧师,甚至是上主,但效果不大,因为即使你获得上百人的宽恕,甚至上天的宽恕,若你无法宽恕自己,又有何用?

向外寻求宽恕是没有用的,那只是在逃避问题、打击自己,使自己受挫更深,更难以打开我们的心门。我们惟有了解:感到愤怒的是我们,觉得有罪的是我们,攻击别人并为自己的攻击辩护的也是我们,需要被宽恕的是我们,而这宽恕却不是别人所能给予的,此时,我们的心门才会真正开启。所以,宽恕的第一个原则是:宽恕是由自己的内心生出的。那是你在宽恕别人之前,必须先对自己做的一件事。

下一个原则是:宽恕是无条件的,也不是片面的。宽恕是一心一意、全心全灵的举动,它能消除烦恼与痛苦。讨价还价式的宽恕是行不通的,但我们却一意孤行:

“我若得到心目中的工作或和某人建立关系,我才能宽恕自己。”

或“你先向我道歉,我才能宽恕你。”或“我愿宽恕你,但不能宽恕他。”

只要我们有一点儿攻击之念,就会试图为攻击辩护,此时宽恕便无法现身。真的,片面的宽恕乃是另一种居心叵测的攻击!宽恕必须是无条件,且全面性的。它引导我走出过去的心态而进入现在,帮助我走出妄自添加给自己的“隔阂”感受,逐渐对自己和别人开放,如此,亲密关系才有发生的可能。

当我宽恕时,我接受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包括过去对自己和别人所作的任何批判,不再把它们带到现在和未来的生活里。若我仍带着过去的批判,我就必须先接受这一事实,然后予以释放。

我可能“仍有”很多的怨懑,却不再“紧抓着不放”,因为我已了解那些怨懑都是来自内心的恐惧。只要我能穿越恐惧并再度学会信任,那些怨懑就自然而然消失了。我不必成为完人才能宽恕,因为在我的生命里,宽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宽恕后,如果又重犯批判的毛病,便再宽恕一次。宽恕自己或别人是没有止境的课程,这是宽恕的第三个原则。

就像贝克特(Samuel Beckett )所说的吮石头之譬喻,某人喜欢吮石头,每吮一颗便放进自己口袋,然后再吮另一颗石头。他甚至发明了一套精密的程序,以确保每颗石头都得到同等的关照,但到最后自己也受不了了,一气之下扔掉了所有的石头。我们自己可能也不自觉地在人生道上,一路挑捡石头,放入口袋,随身携带。它们好比我们的批判,都是不必要的负担,但是我们一直守着它们,直到有一天我们甘心放下为止。同样地,我们也一直把持着自己的批判不放,直到看见自己的愧疚或攻击这一恶性循环是多么地荒谬可笑。

所以,我们需要耐心,毕竟宽恕不是一蹴即成的,有时我们一次只能扔掉一颗石头,有时它们一起落下而砸到我们的脚趾。没有所谓的对或错的方式,无论是哪一种经验,都是情有可原的。

我比较喜欢上述贝克特的比喻,甚于卡缪(Camus)引用的薛西弗斯(Sisyphus)的神话。记得吗?那位可怜的笨人不断地把一块大石头推往山上,每次快到达山顶时,就会滚落下来,他只好从头再来。

当然,我们有时也会觉得白忙一场。我们卯足了全力,却一直与同一课程奋斗好几年。有趣的是,当我们最后决定放下时,那个比喻就不再具有任何意义了,因为我们已愿意让一直想要推往山顶的大石头安息在山底的壕沟里,或是,我们乐于倒空口袋,让所有的小石头都掉落沙堆里。两者都是同一回事。

负担必须卸下,它们天生就是要人扛的,它们天生也是要人丢掉的,这是它们的存在本质。凡是我们需要的人生课程,就会不断呈现眼前。但那位推大石头的薛西弗斯,或是检石头的老人,是听不进去这话的!我们也一样听不进去。今天有工作的问题,明天则是先生老婆或小孩的问题,问题永无终止,对否?

对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我们无法阻止它们发生。不管我们如何擅于整理家务,也永远无法把外在环境完全清理干净。因为,总会有人把蛋打破在新地毯上,或是倒翻酱油。但是,若没有翻洒满地的酱油,生活将会是什么模样呢?老实说,你是否愿意把这种血肉人生里的冒险跟另一种一成不变的人生交换?若生活既无痛苦也无趣味,既无奋苦挣扎也无学习,你受得了那种刻板无味的生活吗?

坦白说,这一生仍有些东西是值得珍惜的,即使在成堆的粪土中,仍有青草滋生其间,阳光云影徘徊其上,潺潺水流徜徉其旁。所以,在痛苦之下,爱仍在滋长,而爱正是我们所渴望的。

本书谈及如何穿越痛苦而获得爱,如何把生活的黑暗面带向光明。我们无意忽视黑暗,亦非忘掉光明,而是让两者并存,让自己与自身的所有矛盾共处,那才是真正的治愈之道。

为何我们需要宽恕?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谴责自己,每个人都为了化解自我憎恨的问题而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投射到别人身上。但那是徒劳无益的,即使将别人卷进来,自我憎恨依然存在。攻击别人或防卫别人的攻击并不会减少我们根深柢固的自我批判,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里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有待治愈。

宽恕十二招提供给这小孩一个治愈的机会,只要我们继续批判自己或别人,我们就得终其一生练习宽恕的课程。我们不可能立刻停止批判,但不妨去看看我们是如何受自己的批判所伤,然后借着接纳自我,把爱带到内心受伤之处。任何接纳的表示都能平抚我们所作的批判,任何接纳的表示都能打开我们内心去迎接爱,让爱来治愈所有的创伤。

在一生当中,很多的境遇和人际关系都提供我们一个大好契机去选择恐惧或爱。若选择爱,我们就祝福了自己和别人。若选择恐惧,我们只好继续留在那伤痛中向爱哀号。任何攻击的外表其实都是在呼求爱,生活的每个危机其实都是在祈求治愈。

任何思想或行为,即使居心不良,都不足以将我们打入苦难地狱。因为,就在这一刻,我们能重新选择。如果耶稣能够选择去爱那些把他钉上十字架的人,如果他能够在那些人中看到了基督圣容,我们怎会看不见呢?耶稣的生活本身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教诲,那并不只因为他向我们显示光明,而是因为他显示出我们也可以将黑暗带向光明。

耶稣并不是要我们否认自己的恐惧,只是教我们如何穿越恐惧。不要以为他不受诱惑或不知怀疑,他在沙漠中受了四十天的诱惑,也曾在十字架上哀号:“主啊!你为何遗弃我?”他是人,有身体,也能感受到痛苦。你不能说他不知苦痛之深,他是知道的。但是,而对这一切,他选择了爱和宽恕,那就是他为何成为天人之师的主因。

但是,本书所谈论的并非耶稣或任何人的特殊禀赋,而是每一个人想要找回心灵平安的一个必经过程。为此,旅途中的每位弟兄姊妹都提供了我们学习的机会。

宽恕的四大原则:

一、宽恕是要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惟有宽恕了自己,我们才能宽恕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宽恕。

二、宽恕原是无条件的,虽然我们往往在学习宽恕的过程中难免还会附加一些条件。

三、宽恕是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对自己或别人所作的任何批判,都须不断地以宽恕来响应。

四、只要表达出宽恕的心意就已绰绰有余了,不管我们此刻能做到什么程度,都已经很好了。这份体谅使我们能怀着宽恕的心态来练习宽恕。

第一要诀:对自己的平安负责

当你对自己的平安负责时,便会了解你所有的想法或感觉都是出于你自己,虽然其他人好像会影响你的快乐或悲伤,但若因而认定别人应该对你的生活负起责任的信念,则只是看到表相而已,那是真实本体受到扭曲后所呈现出来的表相,也是《奇迹课程》书中所说的幻觉,而不是真正的实相。

不可否认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往外寻求满足的倾向,也有为自己的问题而责怪别人的倾向。往外寻求喜乐或宽恕,必会失望,因为这两者都不在自心之外。

若能向内找到喜乐,我的喜乐就不受囿限,既不依赖那些与我一起生活的人,也不依赖爱我的人,更不必等别人来喜欢我或公平待我。我的喜乐是一种很深的自信:“我知道现在的我,没有问题。”那是对自己生命本质的肯定,而这仅能来自于我自己。

同理,当我由内找到宽恕时,则生活中惟一必要的改变也会由内而生。我不必试着改变你,也不必改变生活的外在环境。宽恕自己就会带来释放,因为它没有任何条件限制,它说:“我承认自己的过错,并从中学习。我的过错不会把我打入地狱,我只是接受这一课,不再批判。”我生活中没有一种冲突是无法透过自我宽恕而带来平安的,别人的宽恕常是浮泛而表面的,自我的宽恕才能打入心底,使我当下就能为我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来。

适切地说,我们总共只有三种意识状态:一种是爱,它是永恒且无条件的。另一种是恐惧,它是短暂且有条件的。最后一种是宽恕,它是由恐惧的幻相迈向爱之实相的桥梁。由恐惧转向爱的意思是:当恐惧来临时,认清自己的恐惧,而后穿越过去;它的意思是:当批判产生时,认清自己的批判并设法化解它;它的意思是:当听到自己在呼求爱时,试着答复它的呼求。

人生的旅程,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的本质都是孤独的。但是,它们都要我对生活的种种担起最后的责任,要我接纳我目前的现状。若非如此,我就无法真正与兄弟姐妹们和解,也无法与真神和解。

因此,宽恕过程的第一大步,可分成三个阶段,一是自我接纳,接着是自我宽恕,然后是自我负责。它要我现在就收回生命的主权,完完全全地接受它的原貌,而不予以批判;分分秒秒地疼爱自己,因一切都出自于我。

第一招 承认恐惧

一旦承认了自己的恐惧、悲伤、痛苦、创伤、退缩、嫉妒、愤怒,和分裂感,我们便已踏上这趟宽恕之旅了,既不再为那些感觉辩护,也不谴责它们,只是允许自己察觉到它们的存在,下列的方式能帮助我们与那些感觉同在,而不逃避(否认它们),或是归咎于外在原因(投射它们)。

◎承认我们的感觉。

◎不为那些感觉辩解或自责。

◎接受感觉,并允许自己去感受它。

◎让感觉对我们诉说。

◎尊重感觉,把它当成一种内在的沟通。

◎对自己的感觉负责。如“我”感到生气、悲伤、受到伤害等。

◎不要求别人对我们的感受负责,自己始终与感受同在。

◎不把感受理性化。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感觉并不重要。

◎当与感受同在时,便不难觉察到自己此刻缺乏爱心,不论是对自己或别人。

◎允许这讯息渗入心内,与此感觉同在,直到它开始转变。

◎我们必须明白,每个负面感觉都是因为缺乏爱的缘故,而那个爱最终必须由内给出,这就是为何我们不该向外寻找,不该回避感觉,反而应进入感觉里。

我们要面对的事实是:我们渴望爱,却感受不到爱或被爱。所以,我们必须与那空虚在一起,也就是那啃噬着我们的欠缺感。与空虚在一起,我们才有机会看到它的背后,学会由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它,只有在它那儿,才能找到我们自以为失去的爱。

爱的泉源不在表面,它在内心最深处,与我们的痛苦一样深。神圣的母亲隐身于黑暗的地窖里,我们必须走入地窖才能找到她,而且必须穿越我们的恐惧、愤怒和愧疚,才能感受到她无条件的爱。那正是我们下达之路,是我们旅程的一半。除非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恐惧和分裂感同在,否则我们便无法拥抱爱。我们必须确切地正视自己当前的心理情绪状态。

我们生气时却假装没有生气,这是毫无意义的,但我们却经常如此:

“我没有生气!” (否认)

“是你在生气!” (投射)

为何我如此难以向你或自己承认:我正在生气,或我此刻受恐惧侵袭?我认为只有自己才会有这种经验吗?我显然如此认为,而你也是。而且,我们显然都想让对方留下好印象,其实此时的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对方的抚慰。

若有一人鼓起勇气说:“呒!我此刻真的很害怕。”

另一人可能会接着说:“我也是。”

但是,我却以为对方会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笨蛋!都是你自找的麻烦。”

这就是为何我不敢说出自己感觉的原因。

所以,帮彼此摆脱“否认”的阴影,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幻觉就是建立在这种否认之上的,那是一个灌满流砂的基地,它肇始于一个简单的妄念,最后愈搞愈复杂。只要出现了一个攻击,一连串的攻击就会接踵而至,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攻击辩解成自卫,圣经中巴贝尔塔的建立就是以恐惧为前提的。

至此,我们都同意去感受自己的恐惧了,因为否认恐惧成了一切幻觉的温床,世上各种不平等的现象都是源自于我们心理上的这种否认。感受自己的恐惧并承认它,那是我们和众兄弟姊妹完全平等的时刻,也是我们全都纯洁无罪,全都有选择的自由,而且彼此相互依存的时刻。这个时刻不断降临我们身上。我们也了解,每个选择都是在爱和恐惧之间作抉择。但是,除非自己先承认恐惧的存在,否则我们无法开始接近自己的爱。

随着本书一步步前进时,你将会看到生活的水平已逐渐由恐惧而移向爱,即使在此地,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的起点上,爱已经临在了。

在这一阶段里,我们移除了阻碍真爱来临的第一个障碍,那个障碍并不是恐惧,而是我们对恐惧的否认。

宽恕的第一招是允许自己害怕,和感受自己所有的感觉。若我们不敢体验它,就无法穿越自己的恐惧,那正是我们扛着十字架走上山岭的时刻,就像我们兄长耶稣曾做过的。去感受恐惧,我们方能穿越它,爱会在那儿呼唤着我们,有如晨曦中一个温柔的许诺。

第二招 了解自己渴望的是爱

我以为自己渴望的不过是更多的金钱,更多的性快感,更大的肯定,或更加健康,其实我真正渴望的只是爱。我以为只要证明你是错的,我就变对了,其实我真正渴望的是爱。我以为你若因所犯的罪过而受罚,我就会觉得好受些,但我真正渴望的其实是爱。

我的朋友,我真正渴望的不过是你的爱!我若对你的爱有信心,其他的事情都好谈,我好歹都会找到某个方式来接受它们并加以解决。追求完美的人们常须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会懂得完美是不存在的。别人不是为了使我们快乐而来的,他们只是来帮助我们学习。在这依稀犹记的目标下,有一种爱的记忆将我们紧密结合在一起。

我们来此是为了爱和学习,而不是被强迫学习或去爱的,因此,让我们彼此自然地互动,一方出现时,另一方也会随之出现。生活未必会按照我所想要的方式进行,有时我要你取悦我,但你进入我的生活是为了唤醒我,你纯粹是来此帮我学习自我负责的。我们共舞的方式是,我不断要你给我想要的东西,但你却经常借故跳开。于是,我开始认为你不爱我了,并对你产生怨恨,我愤恨是因为我认为你故意不肯满足我的需求。

然而,你不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而来的,你只是帮我看到自己的需求,我才能学会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才是你来此世的目的。当你的目的完成时,我们双方都会因你而获得自由。

你知道吗?我以为我想要你满足我的需求,但那不是真的。其实我是希望你能满足你自己的需求,我要你快乐。你若离开我,我只想知道你并不是拒绝我,我只想知道,你是爱我的。一旦我知道了,就不会挡住你的去路。事实上,我将打开门,并为你祝福。

我不愿你为了我而老做违背你自己心愿的事,我也不愿活得有违自己的心愿。我知道我们全都有选择的自由,无论你作何种选择,我只想知道你仍爱着我。那是我内在小孩的需求,即使我逐渐老去,那个内在小孩不会因而消失。他的胃口只会愈来愈大,在我内心里更加横行霸道。他会索求他所需要的,不再羞于启口。他以前会玩些伎俩来控制和争取想要的东西,那是因为他未曾被聆听。现在,他知道我在听,所以他只要求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我只想知道你爱我。”

当我陷入痛苦、混乱、受伤、悲伤时,我只想知道我仍被爱着。我只要知道这一点,痛苦就会开始减退,疏离感就会逐渐弥合。只要我知道自己是被爱的,情况就会有所转机。但是除非我先明白自己渴望的是爱,而且有勇气要求爱,否则我的生活不可能有任何转机。

我所有的感觉,不过是内心传递给自己的信息罢了,那信息便是:我不觉得爱自己,也不觉得爱别人。有时我过度膨胀自己,有时又不够开放。有时让自己被人踩,有时又去踩别人的脚趾。我不觉得被爱,也不觉得自己有爱心。这都是我应该看清的事实。看清之后,我必须作一选择:“我渴望的原是爱。”除非我此刻下此决心,否则我无法继续这趟宽恕之旅。

是的,感到痛苦,并没有关系。那只是在告诉我,我渴望爱。疏离、生气、嫉妒、罪恶、悲伤等感受,也不过是在告诉自己,我渴望的是爱。

奇妙的是,当我不再辩护或谴责自己的感觉时,它们就会带领我到那只能被爱填注的空虚之处,而爱总是先从自己的心内开始萌生。你的爱可能会适时加入,但我无法依赖你的爱。当我开始爱自己时,爱就会进来,而且当我开始爱你时,爱也会进来。

所以第二招帮助我认清我渴望的是爱,而且我能够给自己这份爱,这份认识便激活了下一个阶段。

第三招 收回投射

在第一招里,我学会与自己的感觉同在,但仍会认定那些感觉都是你挑起的,在第二招里,我懂得自己渴望的是爱,但仍惯于期待你来给予这一份爱。

我的旧模式要你对我的感觉负责,我的旧模式要你为我解决问题或帮你解决问题,我的旧模式会责怪你不够爱我,而那正是要你为我所需要的爱负责任的另一种手腕。所以,我的下一个心理动作是,知道我所渴望的爱不能靠你来给。你或许愿意给,或许不愿给,这是你的选择,我不能左右你。我若对你施加压力或让你感到内疚,企图藉此来控制你,那只会降低你真心爱我的可能性。

我若想要得到你的爱,就必须放你自由。即使得不到,我也必须心甘情愿地释放你。我必须愿意往心内寻找爱,而不是向外找。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去做时却很困难,因为我必须走入内心的黑洞,去寻找隐藏在那里的光明,我必须穿越所有陈旧创伤的阴森洞穴,去寻找在身内隐隐燃烧的“自我肯定”这一微光。

我原以为宽恕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要明白了我渴望爱并要求爱,它就会以王子或公主之姿骑着白马来到我身旁。现在,我才明白,那也是一种幻觉。

相反地,它要求我当个煤矿工,穿上层层保护衣,弯着腰身,进入地底核心去寻找我假定拥有的光明。我无法确定那里是否真有光明,若有,我也无法确定自己必会找到它。只要有此保证,我就愿意一试。但如今那个保证飞出了窗外,我不敢确定自己是否还愿意去试。我以为往下挖疮疤的苦路已经结束了。拜托!放我一马吧!能不能跳过这一招直接进入下一招?

这种念头是不是很熟悉?

如果得不到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我就不能肯定自己是否要接受这个学说。旧约里的约伯(Job)也遇过同样的挑战,只是境况正好相反,当他感到终于成功地取悦了上主时,却被整得体无完肤。我们都有向外寻求肯定的倾向,一旦不能如愿或遇到新的挑战时,我们就会觉得自己一败涂地,或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当初竟会相信上天会拉我们一把。

若我要求爱,而你也爱我时,我就以为自己完成了灵性的功课,并感谢上主的祝福,让我在短短两招内完成了别人须修练十二招才能做完的功课。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宇宙的轮转并不是经常配合我们个人的时间表或欲望吧!我们仍有许多功课要做,因为外在环境不会一直如我们所愿。

我们必须明白自己心内的真相,必须找到爱的源头,而非终点。所以,我们的欲求和计划有时会受阻,甚至被击得粉碎,我们所有的目标和对自己的看法都在我们眼前幻灭,我们只能如约伯一样目瞪口呆地坐在那里:

主啊!你还要我做什么呢?

旧答案说:“我要你念十五遍圣母经,亲吻一百只大象的屁股,并捐款给宗教团体。”

现在,我们变聪明了,可能是太多像毛粘在我们的脸上了吧!继Jim Jones , Ragneesh, Jim Baker, Swami Rama,和Werner Erhard 等这类出了纰漏的宣道家之后,我们稍微敢去质疑外在的权威了。(嘿!我们不是反对那些权威,他们来此也是为了学习与我们一样的课程。)我们迟早会发现,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答案。但是,除非我们能看到这个事实,否则我们会继续被第三眼或第三脚骗得团团转。

因此,即使你不爱我,我仍在这里,那是我无法改变的事实,即使自杀也无法改变它,因为无论我身在何处,那就是我。存在的形式并不重要,形式是跟着内涵而来的。而且,只要我对实相仍有误解,就会引来一些事件,帮我修正这个错误的见解。

自由与摆脱身体是毫不相干的,自由意即放下虚幻不实之物。如果你在身体内无法自由,那么无论到哪里都自由不了,因为身体只是来去无常的表相而已。这就是我。让我的生命飞跃的惟一方法,就是接受我生命的现状,接受自己和你目前的现状,我的心灵就会从此开放,我的爱也会由此萌芽。

当我从你身上收回投射时,我了解到,我对你的喜欢或讨厌与我此生的学习毫无关系。若喜欢你,我会认为你是来陪我做伴的;若讨厌你,我会认为你是来折磨我的。那些想法其实毫无不同,只是一道光谱的不同两端而已。

一个举止会引发欲望,下一个举止又会带来恐惧,这两种情绪在我们一生中就像跷跷板一般不停地上下摆动。

因为欲望是因着你对特殊关系的信念而引燃的,不论哪一种欲望,都是出自“欠缺”的观念。我本身欠缺某物,所以我要你给。你看,那又是基于恐惧。如果欲望未获满足,我就会愤怒或难过,在恐惧的漩涡里抽不出身来。

我们喜欢把自己的渴望美化为灵性层面的事,才有“渴望上主”之说,其实这是说不通的。只要是欲望,就有执着,上主便没有存在的余地。上主只能降临于空虚之位,而不是壅塞之处。

火焰是从我们内心开始燃烧的,而我们与真神的关系也是源自心灵深处的孤寂和渴望。当我们明白自己无法从身外获得满足时,才有可能察觉到真神的存在。我迟早会懂得,你无法给予我根本没有的东西,而且你也无法取走我生命里不可欠缺之物。你所给我的任何东西都是幻相,而你从我身上取走的也都是幻相。

我有的,你也有;我没有的,你也没有,那是整个造化的神圣结构,建筑在全然平等的基础上。凡是有违这存在性平等的,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扭曲。除非能够识破隐藏在自己身后的种种幻觉,否则我们无法与神的计划和谐共存。也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看到真相。

我们难以面对的事实(但迟早必须面对,故不如现在就去面对它),即是我们与任何人的关系都是兄弟姊妹的关系,不论我们称那人为耶稣,或是希特勒。

谴责希特勒的那一部分的我,也同样会谴责自己或兄弟姊妹的过错。不论我们是在找代罪羔羊,或是否认自己把黑暗带向光明,都表示我们已被幻相蒙蔽了。

把耶稣供奉得高高在上的那一部分的我,常会看到自己和别人一无是处。我相信正因耶稣已越过了他的恐惧,所以我不必穿越自己的恐惧。真是一派胡言!正因为他越过了他的恐惧,才能向我证实,我也有能力穿越自己的恐惧。

每当我们提升或贬低某人时,这种心态就是在制造不平等,而掩盖了真相。每当我们认为某人能为我们提供答案,或是相信别人正在妨碍我们发挥潜能时,我们就已掉入了幻境。它们都不是真的,那里永远只有你和我,而且我们全都平等,但是我们却不这么认为。任何违反平等的举动都是一种怪异而且有时相当阴险的舞步,但它迟早会把我们拉回来面对面,这正是我们目前的处境。

当我认清一切责任皆在我时,我才算练好第三招,此时我便成了世上通往爱的桥梁。惟有如此,我对爱的呼求才会得到响应。正因我向爱开放了,爱才能由我延伸出去;正因我延伸了爱,它才会重返我身上。

网上咨询/报名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户口本名字
能联系上你的电话
方便老师联系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